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丝瓜保护地的栽培技术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丝瓜保护地的栽培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导语:丝瓜保护地的栽培技术和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丝瓜保护地栽培面积较小,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丝瓜的销售价格一直较高。由于经济效益的驱动,保护地反季节栽培丝瓜的面积在逐年扩大。采用保护地栽培丝瓜的时间还比较短,保护地生产的技术还不太完善。据调査,采用保护地栽培丝瓜还存在不少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棚室建造质量差丝瓜原产于印度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怕寒冷,棚室反季节栽培时,一定要满足丝瓜生长所需的温度条件。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春季节比较寒冷,极端低温在负十度以下。在这种外界条件下,如果棚室结构不合理、质量差时,不能很好地采光、升温、保温,不能满足丝瓜生长的最低温度条件,将使枝株受到冷害而产生冻害,使其产量受到影响甚至绝收。

(2)没有选择抗寒耐弱光的优良品种,由于保护地丝瓜栽培的品质不是棚室的主栽品种,各研究单位对保护地生产的丝瓜品种的培育到目前为止还很少。多数在棚室种植丝瓜的菜农,不管丝瓜品种的特性如何,只要形状符合市场消费习惯,拿来就种,因有的品种不耐低温、弱光,便丝瓜冬春生产不能正常结瓜。有些品种虽耐低温,但抗病能力差,品质又不好,种植后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

(3)育苗质量差保护地反季节栽培丝瓜,幼苗的质量优劣是关系到产量髙低的主要因素。由于菜农对丝瓜根系生长发育的特性不了解,苗期管理粗放,以弱苗定植,在地温低的条件下,再加上土壤透气性差,前期弱苗的根系发育十分困难,对于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受阻,植株生长迟缓,从而降低了植株的抗逆能力,不能正常结瓜,造成产量很低,经济效益差。

(4)施有机肥少或不施有机肥,据调查,北方地区不少菜农认为,丝瓜耐瘠薄,根系十分发达且吸收能力强,在棚室中栽培不施有机肥问题不大,结果生产中往往出现冬春季节丝瓜生产势弱,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十分严重。

(5)定植不合理,多数菜农在保护地冬春茬种植丝瓜,定植时存在两个问题:其一,不注意种植密度的大小,不论品种特性如何,不管是长蔓型或短蔓型,一律采用一种株行距,没有合理的密度标准。其二,保护地栽培时定植的深度不合理。定植较深,认为“根深叶茂”是普遍的真理,没有根据棚室冬春季节地温变化的规律和冬春棚室丝瓜根系生长的特性去安排定植,影响了丝瓜在冬春季节在棚室的正常生长,失去了保护地条件下根系生长的最佳条件。

(6)丝瓜生产的規模面积小,丝瓜棚室生产,大多数菜农只瞄准了当地市场的供应,而不愿大面积、大规模栽培,缺乏开拓市场的潜力,根本形不成大气候,限制了丝瓜的外销,这是制约丝瓜棚室生产的又一个主要问题。

本文内容由小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