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所长喝酒被查,5瓶白酒百元,秀了谁的智商,“挑刺”上瘾了吗
昨天,一则“云南峨山一干部公务接待提供并饮用百元白酒被处分”的消息,冲上热搜。
不出预料的是,网友们又开启了“质疑”模式,纷纷表示不信。来看看大家怎么说?
①有人说,这是小题大做,还说真要是喝20元一瓶的酒,值得“点赞”。这是咋了,违纪了,还要一个?
②还有人说,“茅台”100块5瓶?还说是不是少了个“万”字?这是人在现场,连喝什么酒都知道吗?
③还有人说,喝这么低档的酒,丢了面子。5瓶100元,怕不是料酒吧?一众看客纷纷表示不信。
④还有网友表示,是不是因为喝的酒太便宜了,所以被人举报了?合着还是接待者不会来事的结果。
⑤还有人给这位被处分的干部,冠上了“清官”“好官”的称号。自然也有人认为这有点“搞笑”。
⑥还有人说到,自己在工地搬砖都喝一百一瓶的。有人说,指不定瓶子里面装的是啥。
⑦这还没完,还有人专门发文,说这样的事,也公开通报,有点挑战人民的底线了。
⑧还有人直接发文,提到公信力的问题,意指5瓶100,这是在忽悠老百姓?点赞和展现都还挺高的!
看完网友的留言,我算是明白了,给了什么处分不重要,什么原因受处分不重要,这是“100元5瓶酒”惹的祸?
从网友的话话里话外,可以看出来,大家的潜意识里面,公务员就不可能喝便宜的酒,就不可能因为喝了这么便宜的酒被处分,肯定“藏着猫腻”?
我不禁在想,到底是官方通报在“秀智商”,还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在“秀智商”呢?
为什么要质疑?
事情的起因,是云南省峨山县通报了违反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例。
2019年7月30日,峨山县市场监管局双江管理所的李所长,在当天上午、下午的两场公务接待中,违规提供了5瓶白酒,共计100元,并参与了饮酒。
图片源于网络
而后,李所长报销了这笔接待费用,共计594元。经过调查,认定其违反规定,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这个通报有啥问题吗?时间、地点、人物、因果关系都一清二楚。处分的原因,应该也表述清楚了,就是违规供酒、饮酒,违反八项规定。
坏就坏在,人总是不自觉的,要在超出自己理解范畴的领域,习惯性的指手画脚。只要自己觉得不可能,就认为有问题?
100元5瓶的酒,是什么?大概率是当地的玉林泉,当地人很喜欢喝,笔者也喝过,纯粮食酒,挺好喝的。
图片源于网络
而且,人家也没有说是多少毫升的酒。如果是2两一瓶的,那可选择范围可就太多了,相信很多人都喝过了吧?
另一个,就是很多人,可能连八项规定都不清楚,也不关心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样喜欢高谈阔论。就如同,动不动就要“公布执法视频”,“公布办案资料”一样。
这个事,明显是违反了工作时间、公务接待,不允许喝酒的规定。但凡,你身边有这样的同学、朋友,你就知道,他们有“禁酒令”,不允许在这些场合和时间喝酒。
有的人,动不动就喊着要严查、严管,人家管得严、处理得严了,他又冷不丁冒出一句“怎么可能”?这不是让人,里外不是人吗?
为什么备受关注?
笔者去查了一下,该事件的出处,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该内容,首先源于云南省纪委监委官方账号“清风云南”发布的系列通报。虽然,该账号有一百多万粉丝,但平时观看人数并不多。
视频主页中,最新发布的系统通报视频,可以明显看到,在8个通报内容中,点赞数最高的是9975个,另有4个的点赞数,还没有过千。
图片源于“清风云南”
而到了该通报的一页,可以明显看到,与其余的宣传视频和通报视频相比,该视频的点赞量,出现了指数级的上升,高达3.5万,几乎是其余视频的总和。
图片源于“清风云南”
而点该视频,可以看到,共计有2.2万条评论,其中第一条评论,就有云南当地的网友提到,是不是“玉林泉”,这与笔者的推测也相同。第二条评论,就指出,这不是价格的问题,官方还点赞了!
网友留言
也就是说,这个视频,其实在评论区,已经把很多人的疑惑解开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就是视而不见呢?
平时没什么人关注,那么多通报内容,没人关注,这么这么一条视频,突然就火了,就冲上热搜了呢?
是因为,它很有新闻价值吗?还说是,这个事,很有代表性?又或者说,它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显然,都不是吧!
而是因为,它清晰的标注了“5瓶酒100元”,这不符合很多人的预期,很容易引发质疑。质疑谁,不言而喻吧!
图片源于“清风云南”
那如果不写明100元呢?会不会,又有人跳出来说,到底喝的啥酒,为何不写清楚呢?会不会说吃了两顿饭,又喝酒了,只花了594元,还是不可能呢?
网友有质疑的权利,那错的只能是不该通报咯?
究竟在质疑什么?
笔者不禁要问,网友们真的是在质疑,5瓶酒100元吗?
我相信,没有谁会认为,20元1瓶的白酒,不存在吧?如果是2两的,比比皆是,就算是1斤装的,很多超市也买得到。
很显然,大家质疑的是人,是身份,是认为一个所长,怎么可能在接待时,喝这么便宜的酒。潜意识里,是网友认为,他们应该是“大吃大喝”才对!
按照正常的逻辑走,普通人会客,喝酒、喝好酒,是理所应当的,但公职人员却不行。按理说,大家应该为严格管理、严肃处理,拍手称快才对吧?
结果却是,酒喝得太便宜,大家不相信,觉得不可能。这不就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不就是典型的“有罪推定”吗?
老百姓,最痛恨腐败问题,国家也下了大决心、大力气,坚决惩治腐败。近年来,在网上曝光的问题也很多,这是成果的体现,也是给人民的答卷。
没想到的是,越是通报,越是严惩,反而在有的人眼里,变成了“固有印象”,把这个群体,彻底贴上了“标签”。到底是,通报好,还是不通报好呢?
到底是谁在损害公信力?一方面,确实有一些“老鼠屎”,禁而不止,令群众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不正是源于这种动不动就质疑,动不动就贴“标签”,动不动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结果吗?
那些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在背后使劲“挑刺”的,在背后“扣帽子”的,张口闭口就是不信的,你们的行为,到底是行使权利,还是在“无知抹黑”呢?
我想说,那些动不动就提出质疑的人,你们是不是应该更新一下知识库了,是不是应该体检一下了?你们这样把“无知”当“无畏”,不是害人害己吗?
这一次,秀智商的,恐怕不是这份通报,而是很多,智商不在线的人吧!
提出质疑,不代表这件事有问题,也可能是,提问的人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