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文旁的字和折文旁的区别(反文旁和折文有什么区别)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如何区分反文旁(攵)和折文旁(夂)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反文旁的字和折文旁的区别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如何区分汉字的反文(攵)和折文(夂)
一些学生在书写时,会写错反文旁(攵)和折文旁(夂)。比如古诗默写中,“悠然见南山”“落红不是无情物”,让人头疼的就是“夂”不该出头时出头,“攵”该出头时不出头。
帮助学生记住偏旁并正确书写字词,我们除了让其强化记忆,还可以从字源上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笔画构成,从而达到不再写错的目的。
在汉字中,“攵”(pū)、“夂”(zhǐ)、“夊”(suī)三个字在字形上相似,都有读音,却不见独立使用,大多数情况下只作为造字的偏旁。“攵”(pū)字短横出头,是“攴”的异体字,俗称“反文旁”,带有“反文旁”的字,大都与暴力有关。“夂”(zhǐ)字短横不出头、捺笔不出头,俗称“折文旁”“条头”,带有“条头”的字,大都与“反向行进”有关。“夊”(suī)字捺笔上端出头,表示恭敬而安静地、慢慢地后退离开,现在与“夂”合并为一个“夂”了。
一、反文旁的初始意义及其在常见字中的构成情况
反文(攵),听起来像反过来的“文”,很多人以为是名称的源于平面翻转的“文”字,其实它还是“文”的反义。
反文写作“攵”,读作“pū”,由“撇、横、撇、捺”构成。它的异体字是“攴”,在古代字形结构中“攴”、“攵”经常相通用。攴和攵都作是作为字件或部首使用的,作为汉字使用的是左右结构的“扑”。(在古代,扑不是撲的简化字。)
“攴”字,下方是“又”,表示的是一只手,上方是“卜”,表示的可能是鼓棒或法杖,会合起来,指的是手拿棍子打。《说文解字》释“攴”为“小击”,我们可以理解为轻微地击打。
“攵”与“攴”同义,反文旁的字在《说文解字》中属于“攴”部。也就是说,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这种传统词数中,反文旁的字都编入“攴”部。“攵”是字形演变中的一种简化结果,小篆字形写作“攴”,到了隶书和楷书时,因为速写,就成了“攵”。
“攵”和“攴”表示击打,所以,有反文旁的字基本都和击打有关。下面从《说文解字》中选择一些常用字或中高考古诗文默写中的易错字,找找规律。
败(敗):“毀也。从攴、貝。敗、賊皆从貝,会意。”
敌(敵):“仇也。从攴啻聲。”
攻:“擊也。从攴工聲。”
敛(斂):“收也。从攴僉聲。”
救:“止也。从攴求聲。”
故:“使爲之也。从攴古聲。”
整:“齊也。从攴从束从正,正亦聲。”
政:“正也。从攴从正,正亦聲。”
肇:“擊也。从攴,肈省聲。”
赦:“置也。从攴赤聲。”
敕:“誡也。臿地曰敕。从攴束聲。”
敞:“平治高土,可以遠望也。从攴尚聲。”
攸:“行水也。从攴从人,水省。”(《说文解字》)徐鍇注曰:“攴,入水所杖也。”
敦:“怒也。詆也。一曰誰何也。从攴。”
收:“捕也。从攴丩聲。”
牧:“養牛人也。从攴从牛。《詩》曰:牧人乃夢。”
数(數):“計也。从攴婁聲。”
敲:“橫擿也。从攴高聲。”
寇:“暴也。从攴从完。”
孜:“汲汲也。从攴子聲。《周書》曰:孜孜無怠。”
改:“更也。从攴、己。李陽冰曰:已有過,攴之卽改。”
更:“改也。从攴丙聲。”“更”的小篆字形是上“丙”下“攴”。
变(變):“更也。从攴䜌聲。”
鼓:“擊鼓也。从攴从壴,壴亦聲。”小篆字形是右边为“攴”,楷书字形变为“支”。
嫩:是“媆”的异体字,是柔弱的意思。对于这个字,学生容易把“攵”写成“负”。
鍪:“鍑屬。从金,敄聲。”其实本义是指武士的金属头盔,秦、汉以前称“胄”,后来称“兜鍪”。
带有“攵”或“攴”的字,大多与击打和暴力有关,都是指外力迫使而达到某种效果。在汉字构成上,“攵”都出现在字的右边。
二、折文旁的初始意义及其在常见汉字中的构成情况
折文旁原本分为“夂”和“夊”两种,现在统一合并写成“夂”。它与反文旁的直接区别表现在笔画上,“夂”与“夊”总共三画,第二画横折是连续的一笔;而反文“攵”总共四画,第二画横与第三画撇是分开写的两笔。
1.夂
第三画捺不出头的折文旁“夂”读作“zhǐ”。《说文解字》释为:“从後至也。象人兩脛後有致之者。凡夂之屬皆从夂。”指的是“从后而来”的意思。所以,与“夂”有关的字,都有行走的意思。“夂”又读作“zhōng”,是“终”的古体字。
含有夂的字有:
冬:“四時盡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终字。”
终:“終,絿絲也。从糸,冬聲。”是指将丝线缠好。
夅:“服也。从夂。午,相承不敢竝也。”读作“xiáng”,是“降服”的意思。降服是对抗的终止。降、隆、赣等字都以夅为部件。
夆:“啎也。”读作“”féng,是“相遇”的意思。“夆”成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加“辵”(行进)另造“逢”代替。
2.夊
第三画捺出头的折文旁“夊”读作“suī”,《说文解字》释为:“行遲曳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凡夊之屬皆从夊。”是“走得慢”的意思。通过字形来看,夊是“止”的倒写,像是拖后腿。
含有“夊”的字有:
复(㚆):行故道也,从夊,畗省聲。是“回来,来回走”的意思。
夋:“行夋夋也。一曰倨也。从夊允聲。”读作“qūn”,是“走得慢”的意思。
夌:“越也。”读作“líng”。
憂:“和之行也。”是“从容不迫地行走”的意思。
爱(爱):“行皃。从夊㤅聲。”是“用心呵护,为之行走”的意思。
夏:“中國之人也。夊,兩足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解释:“中國之人也。以別於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夏,引伸之義爲大也。从夊,从頁,从臼。臼,㒳手。夊,㒳足也。”华夏族人宽袍大袖,走路双手端起,缓慢稳重。
致:“送詣也。从从至。”是“送到”的意思。在字形演变中将“夊”讹变为“攵”。
各:“異辭也。从口夊。夊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表示行进中出现分歧,各说各的。“洛”“络”“落”都采用“各”作声旁。
在《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中,属于“夂”部的字不多。“夊”组成字之后,从字形上往往与“夂”写得一样,后来就把这两个部首合并了。所以,我们认识反文旁“夂”时,要把它作为“行进”的意思去看待。“夂”一般都在字的上边(右上边)或下边。
此外,与“攵”和“夂”容易混淆的还有“欠”。“欠”是张口呼气的意思,所以由“欠”组成的字,大多有呼吸、倾诉等意思。如:吹、歉欲、欣、欺等。在书写时注意不要写成表示“打”的“攵”。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攵”(pū)是短横出头,俗称“反文旁”,带有“反文旁”(攵)的字形,大都与打或暴力有关。作为字件的“攵”都出现在字的右边。“夂”(zhǐ、suī)是短横不出头、捺笔不出头,俗称“折文旁”“条头”。这个偏旁,分两种情况:原来写作“夂”的折文旁与“反向行进”有关,一般都在字的上边;原来写作“夊”的折文旁与“慢慢走”有关,往往出现在字的下边。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如何区分反文旁(攵)和折文旁(夂)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