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佛像为什么要微笑呢(佛像为什么都是微笑的)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佛像为什么要微笑?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佛像为什么要微笑呢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佛像为什么要微笑呢(佛像为什么都是微笑的)

无论是去寺院参拜,还是去莫高窟、麦积山、云冈石窟等景区瞻仰雕刻的佛像,我们都能发现一个现象:

我们所能瞻仰到的佛菩萨雕像,无一例外都带着澄净而温和的微笑,从容、沉静、安详的端立在佛台上,倾听信徒的发愿,接受信徒的礼拜。

作家梁文道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

他有一次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在微弱的灯光下发现一尊尊观赏佛像于四周的黑暗中渐次开展出点点幽明,整个人就仿佛是进了另一个世界。

我注意到他们脸上的微笑,始终迷惑于那种笑。

他们在笑什么呢?

希腊造像,追求的是精致精细和完美形体比例。而中国的造像,总是充满东方诗意的美感。

中国第一个绘画理论家谢赫和东晋画家顾恺之,都视“传神”为绘画的最高标准,他们认为绘画作品最重要的就是气韵生动。

这些创作标准深深影响着后来的画师与匠人。

因为佛具备四无量心,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心,因此在表现在佛像上时,便化作极美、极善的面貌--佛的微笑。

于是,佛像便有了具有慈悲与关怀意味的庄严。

可是,看到这,还是很多人不禁有疑问:

为什么佛像要微笑呢?

佛像之所以要微笑,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佛典中说:“佛笑是因法喜,因参悟佛法的喜悦,是清净真诚的喜悦。”

其实私以为这两个原因才是正解。

第一,微笑的佛像,寄托了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

两汉时期,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

佛教造像艺术也随之在中华大地上落地开花。人们用石雕、彩塑、木雕、绣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佛造像艺术之美。

在中国历代工匠的创造中,佛像拥有庄严和谐的美感。

所有外在的形式都是为了表达内在的气韵。微笑着的佛像看起来超脱、安宁、和谐,寄托着历朝人们心中寄托的美好愿望。

第二,佛像的微笑能解人间苦。

这不是一种迷信,而是一种人心的抚慰。

梁文道讲过这样一件事:

梁文道大学时读的是哲学专业,他的大学老师关子尹先生不幸中年丧子。曾经最爱哲学的老师,一度痛苦地放弃写哲学文章。

多年之后,关老师才能面对事实,他在书中写道:

“具有一定哲学修养的人自己生病,能用哲学智能想通问题,但如果身罹苦难是我的亲人的话,则就算我一己把问题如何想通亦无助于亲人身心痛苦的解除。”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解答。

哲学虽然能精准解剖人生问题,但在人生困厄时刻,却表现的很无力,并不能给人带来希望。

所以古往今来,很多无神论者在面对至亲遭遇苦难时,往往都希望有神明存在。

当哲学无能为力的时候,宗教便出现了。

当内心濒临绝望崩溃的时候,佛的微笑就出现了。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微笑面对一切,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

正如梁文道所说:“微笑是柔情,在生命中许多如窘迫、羞辱、悲伤、苦恼和绝望等处境里,微笑都透显出超脱的可能。”

佛像以悲天悯人的微笑,给了很多人生命的信心和心灵的慰藉。

人们相信,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身处地狱还是天堂,一直会有佛爱着他们,以关切的微笑关心他们。

给大家简单介绍下中国三座最有名的佛像:

洛阳龙门卢舍那的佛像,是中国佛像排名前三的佛像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大佛。

作为中国佛教造像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杰出瑰宝,具有传世流芳的艺术价值。

龙门洞窟分别有九尊组合佛像,龛制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

窟内壁画装饰浮雕都非常的丰富,主像高达17米,是规模最大的佛像。

这座大佛的面部慈眉善目,丰颐秀木,双眼微睁,饱满圆润。

最令世人感到惊叹不已的,是大佛那神秘而含蓄的微笑。

其次是云冈石窟第20窟禅定佛像,这是云冈石窟里最辉煌的作品。

主像有13.7米,具有印度佛陀浑硕健壮的艺术风格。

大佛造型透着威严劲健,笑容中透露出帝王之气。

最后介绍的是资中东岩拈花佛的微笑。

该窟有两座神像,一佛一弟子,佛是释迦牟尼佛,弟子是迦叶。

细看的话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上扬的嘴角和轻抿的嘴唇,一切都暗藏着玄机,好像是一种看透世俗的微笑。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佛像为什么要微笑?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