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幽默风趣的古诗词鉴赏(幽默古诗句)

导语:2首幽默风趣的极品古诗,文采点满,惊艳千年,值得细品

诗词有一本正经,也有趣味幽默。诗词的多种多样,让人们赏玩不尽。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达人,关注我,每天带你领略诗词之美。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2首幽默风趣的极品古诗,文采点满,惊艳千年,值得细品。喜欢诗词的朋友,赶紧收藏起来吧。

第1首:萧萧落日下荒基,古殿凄凉白塔低。燕子不知身是客,秋风犹恋旧巢泥。

古代杭州某寺庙,有两个和尚争着要住进一个好僧房。别人都说出家人四大皆空,只可惜和尚也是人,和尚也想住好房子。

话虽如此,但两个和尚吵着吵着就大声嚷嚷起来了,不但惊动了寺院其他和尚,还把那些来寺庙上香的游客给惊动了。

本来嘛,看到这么多人围观,有点脑子的都知道家丑不可外扬,再大的脾气也要忍一下,等没人的时候再发作。

可是这两个和尚吵架上头了,哪管得了这许多?还是继续吵,大有天翻地覆也要吵出个道理的架势,真是谁劝架也没有用。

这时候,来了一个诗人聂大年。他看到这样的情景,觉得十分好笑。

于是乎,聂大年走到两个和尚面前,高声念了一首诗:“萧萧落日下荒基,古殿凄凉白塔低。燕子不知身是客,秋风犹恋旧巢泥。”

这首诗写的意思很明白:时光匆匆,繁华的寺庙殿宇也变得荒凉了。而在古殿白塔上燕子却并没有明白自己“借住”的身份,还在衰败秋风里贪恋着之前筑的巢。

显然,这是一首借物喻人之作,说的并不是燕子,而是这两个执着于身外之物的和尚。

古诗十九首说,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苏东坡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普通人都能明白,人生百年,只不过一场作客。

照理说,和尚眼中本来一切都是空,本来应该比普通人更能体会相与空的关系。

然而,这两个恋恋俗物的和尚,就像恋恋巢泥的燕子一样,根本看不明白世界,只是惹得众人一番嘲笑罢了。

两个和尚平日里阿弥陀佛念多了,对诗词也是有点精通的。

别人的劝说,他们可以不在乎。诗人的一首幽默嘲讽诗,却让两个和尚汗颜无地了。

于是,两个和尚夹着尾巴溜走了,而这首耐人寻味的诗也流传开来。

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世人多的是庸人自扰,与这两个和尚类似,贪花好色,贪财恋权,到头来也不过一具白骨,静夜自思,令人感慨。

第2首:焚书只是要人愚,人未愚时国已虚。惟有一人愚不得,又从黄石读兵书。

说起焚书坑儒,最有名的古诗当属唐代诗人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嘲笑秦始皇焚书坑儒是白费功夫,因为推翻秦朝的刘邦和项羽并不是什么儒门读书人。

此诗发人深省,流传很广,后来又有人根据这首诗的立意,别出心裁,写了一首颇具幽默的诗。

焚书只是要人愚,人未愚时国已虚。这首诗说焚书坑儒是“愚民之策”,虽然坑的是儒,却与儒家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别无二致,其目的是为了愚弄天下人。

只可惜秦朝自己作,各种滥用国力,造成了“国已虚”的局面,并没有达到秦始皇的目的。

惟有一人愚不得,又从黄石读兵书。这是说张良并没有像那些愚民一样甘心受秦皇的压制,而是选择了报仇抵抗,选择了博浪沙刺秦。

但张良这种不读书的后果,显然是失败的。所以,张良还是要跟随黄石老人学习兵书,后来才成为汉初三杰之一,才帮助刘邦等人推翻了秦朝。

换言之,这首诗是对“刘项原来不读书”的翻案和颠覆,指出秦皇焚书坑儒其实也有一定道理。

正因为张良没有接受愚民之策而选择了读书,才会有秦朝覆灭的时刻。

倘若天下人人都不读书,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像张良那样优秀的反秦人才,那么秦代的焚书坑儒就有可能像清代的文字狱那样,在较长时间内拥有不错的效果,也就不会有什么“刘项原来不读书”的嘲讽了。

不得不说,这首诗很有力度,从根本上揭露了秦皇“焚书只是要人愚”的心态,就像《狂人日记》对“吃人”的总结一样,搞笑中带着深刻,让人细思极恐。

失业在家,写文为生,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赞赏、点赞和分享我的文章,这对我真的非常重要。感谢大家!

本文内容由小信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