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黛眉地质广场(黛眉山地质形成原因)

导语:科教黛眉系列片(四)——世界地质遗迹之“波痕石”

到过海滩的人,一定不会忘记海边沙滩上那一道道波痕。那是水体流动在水底砂质层面上迁移形成的痕迹。黛眉山的波痕石,是十多亿年前带有波痕的沙滩固结成的岩石。这种波痕石的石面上波谷均呈圆滑状,脊线多为直线形,出现分叉。因为涌浪的方向,一般垂直于脊线方向,据此可判断海的位置和岸的方向。用现在的现象对古代的现象进行解释,这叫“将今论古”。

波纹石是黛眉山景区内的一大奇观,规模从微型到巨型应有尽有,其造型之多,规模之大,分布之广,类型之全,世上罕见。根据波纹石的成因可分为流水波痕、浪成波痕、流水波浪符合波痕、孤立波痕、风成波痕和修饰波痕。

一般具有直线形的长而平行的脊,形状不对称,波长2.5——25cm,波高0.5——1cm,较粗的颗粒位于波峰,与流水波痕相反。

全为不对称波痕。小型流水波痕的波脊有直线形、波状、舌状及菱形。菱形波痕常出现在河滩及海滩环境,其他波痕常出现在潮坪及河流环境。大型流水波痕不容易保存,只保留大型交错层理。

对称的浪成波痕一般波峰尖锐,波谷圆滑,脊线多为直线形,大都分叉,波长一般为0.9——200cm。不对称的浪成波痕波脊部分分叉,层系界面不规则成波状,波长1.5——105cm。

在黛眉山中元古界石英砂岩的层面上,有上百种不同类型的波痕分布,构成了天然的波痕博物馆,黛眉山也别出心裁的把各种不同类型的波痕收集起来,形成了今日的波痕科普路。

黛眉山景区

『自驾线路』

1.郑州、开封、洛阳、商丘、西安、三门峡方向:连霍高速—新安站—S246省道—黛眉山;

2.济源、晋城、太原、南阳方向:二广转连霍—新安站—S246省道—黛眉山;

3.新乡、焦作方向:长济转二广—连霍高速—新安站—S246省道—黛眉山;

4.许昌方向:永登转郑少高速—宁洛转连霍—新安站—S246省道—黛眉山;

5.周口、漯河、平顶山方向:宁洛转连霍—新安站—S246省道—黛眉山;

6.运城、临汾方向:侯平转连霍—新安站—S246省道—黛眉山。

本文内容由小美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