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哪个县人口少(平凉人口流失严重的县)
导语:平凉人口数量最少的县城宜居度爆表 崇信县的经验值得很多城市学习
上集,我花了整整一集的篇幅用于讲述崇信的建城始祖李元谅的生平。对于这个常住人口仅有八万,平凉市人口数量最少的微型县城来说,本应不该将这里作为重点。
可在泾川的时候我有盛赞过北魏、隋、唐时期古丝绸之路沿线城郭的繁盛,谁料世事无常,都城长安的繁盛与否也与泾河城市带的命运息息相关。
本来就由于不当削藩的影响,众节度使撼得大唐根基不稳,国力衰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内忧和外患往往接踵而至,人口数还不及长安城的区区吐蕃竟攫取了大唐近半的国土,泾河流域作为西部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必然遭受了灭顶之灾。
大唐后期,由于都城离吐蕃太近的缘故,长安结束了它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光辉历史,自此东迁就再也没有回来。
这些受惠于都城长安发展起来的城池要么灭亡,要么举步维艰,华夏大地东西部的发展由此开始进行分化。外加后来海洋文明的崛起,陆上丝绸之路也就慢慢地鲜有人提及了。
若你让我将中国的古代史简要地分成两个部分,我会选择在唐末将其一刀劈开。
唐以及之前的历史是围绕长安为中心演绎的大中原文明时代,从西周的镐京开始,再到东周的春秋战国,又到了战国七雄中的大秦统一了中国,长安作为中国都城的惯例仿佛成了雷打不动的信仰。
就跟那时的人们笃信“刘氏当王,李氏将兴”一样,即使分裂成了多个王朝,也都想跟汉、唐沾上些关系,以自命为华夏的“正统”、帝国的沿袭。
然而这一曲“长安史诗”的序奏还得追溯到由姬姓所创立的周朝,是祖祖辈辈活动于陕西一带的他们给了长安这样的机会,叫我得以发出上文这样的感慨。
崇信虽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县城,可它却给了我如上的写作灵感,也叫跟我同行的台湾朋友发出了这是他所见过的最宜居县城,愿意定居在这里养老的感叹。
说实话,崇信这十来年的变化很大。原本只有一方十字街,嚼个舌根全城都能知道的平庸小县,却在城市景观的改造上面如此地出类拔萃。
能取得如此优势与汭河的难以驯服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发源于关山深处的汭河水,蜿蜒地绕出铜城峡后一泄而出,向东冲刷出了延绵三四十公里的沃野。给独享汭河恩泽的崇信人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好些的不便和灾难。
上世纪七十年代,汭河的两岸无一座大桥,枯水期还好说,丰水的时候两岸的通路也就完全中断了。
先甭敢妄想两岸,就连同位于北岸不足贰里地的梁坡村和曹庄,因汭河水在两村之间紧偎着山下流淌
仅剩下这丹霞地貌的陡峭山壁,近乎能阻绝两村之间所有联系,更别提抵达临近的其他县城了。
1977年,汭河青年大桥建成通车,连接两岸的同时也为县里的人进城去平凉提供了可能。
另一边,为了缩短通往华亭的距离,人们在狭窄的河谷一旁开山挖石,终于打通了铜城与安口镇之间十几公里的石峡路。
为了驯服这条巨龙,每逢农闲时节,人们便从山上炸石,用架子车把山沟里的碎石拉到河边砌墙,试图让其按照人们的思路去流淌。
随着几十年的苦苦探索,治标不治本的思路被彻底抛开。人们开始明白,想要河水让路,就得先把青山披绿,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前提下还需要疏通河道。
为了以防万一,崇信县还在铜城峡口修建起了调节水量的铜城水库,在河道两岸筑起了几十公里长的全封闭水泥大堤。
先将汭河流域的环境控制好,叫浑水变清,再依次筑起一道道的橡胶水坝,叫这个临河而建的崇信县变得水光山色,波光粼粼,空气中的氤氲湿气弥漫在县城周围,宛若江南水乡。
在河中蓄出龙泽湖的同时,还为处于北岸的龙泉寺前广场营造出了龙湖、为县城西侧的公刘园内挖掘出了环山水系等景观。
说到公刘园,这里原本是平川中间突兀起的一座孤山,当地人习惯称这座小山为鱼堡子。
早些年崇信县就开始对鱼堡子进行了保护,严禁开挖取土,并在山上植满了树木,为新城西扩开挖和打造公刘园做好了前期工作。
说实话,在我游历陇东的这些天里,有意无意间碰到了很多公刘的雕像。
它们多集中在宁县到彬州市这陕甘接壤的一带,崇信县的公刘雕像算是离传统的古豳文化圈最远的一个了。
不过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地方还都有挖掘出先周时期的陶罐瓦砾,且在《诗经·豳风》和《诗经·公刘》中都有记载。
“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在即”,说明周先祖姬刘有在芮水流域也曾传民以耕种稼穑之术。
在崇信境内还有一棵高大的古槐,树高26米,树冠最长处达37.7米,为我国境内最大最古老的槐树,被称为“华夏古槐王”。相传周朝初年就已在这里生长,也算是实地见证过以长安为中心的“大中原文明”起落的长者了。
好了,崇信县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下一集我继续东进,来到这位居陇山中央的华亭市。为了叫更多人留意到《刘峻言航拍记录中国》这个节目,期待下一集的同时,记住务必要点赞、关注和评论,这样才能给与我们更持久的更新动力,为谱写中华城市旅游路线图的公益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吧!
本文内容由小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