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什么意思(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表达)
导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网图侵删
在唐朝有一首被严重低估的乐府诗和一位被忽视的大诗人,就是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当时的唐人多不收录,直到宋人才见有记载,到明以后开始越来越被重视。
之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坛地位越来越高,直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被誉为孤篇压全唐。当代的闻一多先生说:“此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那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长诗:
网图侵删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全诗一共36句,4句一换韵,自然分成了9个小节,通常诗中换韵就代表着诗意的转换。
9个小节根据词义又可以分成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2小节写景,第二部分是3、4小节写理,第三部分是5至9小节写情。
我们分别来看:第一部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诗中描写景物由大及小,由远到近,空间上是由天空到水陆相续,层层递进。春波流动,春潮涌起,月华追逐着水草,一幅多么美丽的春江之夜。
再看第二部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在这水天一色的江月夜,作者不仅展开了奇思妙想,展开了追问:这轮美丽的明月是何人第一次看到的呀?又是哪一位浪漫的诗人第一次在江边看到这轮明月?
作者再次说明了日月江山不变,而人事也有代代更替的朴素哲理。
江水奔流,思绪翻滚。作者由孤月想到了离人,由江月待何人,自然引出了人的相思相待,也就是本诗的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又可以分成3个小部分:(1)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白云飘飘,风也萧萧,这是在写游子象白云一样还不知飘向何处;相思明月楼则是写家中的思妇,在洒满月光的朱楼上还在苦苦相思。
这一部分使用分写的方法,来分别表达游子思妇的一片离愁别绪。这恰似后来李清照所写的那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2)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这一小部分重点讲思妇相思的状态,但是却不是直接描写,而是用一些常见的意象如:妆镜台、捣衣砧等等,睹物思人,来衬托思妇的相思之情。
同在一轮明月之下,思妇要怎样寄托这份感情呢?可叹鸿雁鱼龙也不能到达,我又如何飞渡关山呢?写完思妇又该写游子了,此时此刻游子又在做什么呢?
(3)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一部分又在写离人梦中也在期盼回到家乡,可怜万水千山魂梦也难回家乡。最后作者由小家想到天下,在这月轮普照的天下总有团圆的有情人。
这首诗美在通篇婉转、朦胧梦幻,一唱三叹,巧妙地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却又胜过前人千倍。这也是后人赞叹此诗是唐诗第一、“孤篇压全唐”的缘故。
网图侵删
赏析过此诗,才知道闻一多先生所言不虚。可惜的是张若虚的诗仅留存下来2首,2首皆为精品。
最后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他另一首闺怨题材的诗
《代答闺梦还》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这首诗就是描写思妇思念丈夫的,把一位时时盼望丈夫归来,而精心打扮自己的妻子形象,刻画的含蓄又感人至深!
张若虚无论是写景还是写情,都不输唐朝任何一位大诗人。
朋友们你们喜欢张若虚的诗吗?欢饮留言讨论哦!
本文内容由小冰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