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文言文(声律启蒙文章)
导语:《声律启蒙》中那些中小学语文古文的考点之上卷八齐
在我们第8天的分享当中,我们将讲解到如下的考点,桃林与放牛,瓜与李的成语,杜鹃。这4点的讲解是我们古诗词当中常见常考的,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桃林与放牛的考点
岩对岫,涧对溪,远岸对危堤。鹤长对凫短,水雁对山鸡。星拱北,月流西,汉露对汤霓。桃林牛已放,虞坂马长嘶。叔侄去官闻广受,弟兄让国有夷齐。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
这一段当中我要分享的这句话,想必大家看题目就能看出来——“桃林牛已放” 。这短短的5个字却蕴含着两个极为重要的考点内容,而且其中有一个内容可以算得上是贯穿古今,那么先听我来细细的分析。
这个最为重要的核心考点就是桃林,大家可能觉得,唉,桃林他有什么可以考的地方,他怎么能够说的上是贯穿古今呢?这就不得不从一篇文章开始说起,这篇文章所有的内容呢,可以看的是今天这一部分的第3段当中的一句话——“桃花流水武陵溪”。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就知道我所说的那篇文章,也就是我们中小学必背古诗词东晋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
为什么说他能够贯穿古今呢,就是由于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了一个叫做桃花源的这样的美丽的地方,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宝库当中第1个也是最典型的一个有着浓厚的“乌托邦”的原型。
大家可能对于这段话并没有明确的意识,但是试想一下是否在你满身疲惫的时候,会油然的生出这么一个观点,好想找一个世外桃源安度一生。
其实当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就意味着你在寻找自己精神上的寄托,也就是乌托邦。而每个民族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民族的乌托邦,可是这些往往和非常非常多的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这么认为,每一个延续时间较长的民族,他们民族集体无意识当中的乌托邦和本族的宗教信仰相辅相成。
但是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少宗教信仰的国度,虽然在我们的历史上佛教盛行,但是属于咱们本土的,只是一个道教为主的本土宗教,可是他们的发展并没有给人民形成一个普遍的乌托邦式的集体寄托,也许在民间朴素的道德伦理当中,我们认为,他们将自己的乌托邦寄予在极乐世界,但这些观点实际上真正盛行起来则是在唐宋之后的民间。
而那些社会上层的或是饱含全社会知识所在的文人群体们,他们往往并没有这样类似的寄托,但是他们却承担着当时社会最多的精神痛苦与无奈。
这一点在前面我大致有所阐述,他们痛苦的来源绝大多数就是他们作为儒家知识分子所毕生追求的政治抱负与现实生活当中难以实现的苦痛。
于是他们在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找到了一个属于中国本土的儒家文化的乌托邦也就是那个怡然自乐,与世隔绝,大同世界的桃花源。
桃花源的意义所在就在于他用中国最核心的思想支撑儒家文化,来构筑了一个属于中国本土自发的,一个集体无意识般的乌托邦世界,他是完完全全由中华民族那些最为朴素的政治理想与民间感情融合在一起的精神世界。
因此桃花源连同着桃花桃林这一系列的意象,在中国文学史上跨过千年的风尘,走向现代当代,仍然保留着活力,同样他也从文人的笔尖流向在广大的民间,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的意象。
当然这是我从文化层面来进行的分析,回归到我们的考点当中,大家所能接触到的古文和诗歌,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古代文人之手,因此我们要分析的意象,我们要分析的感情,都要从那个时代占人口极少数的文人入手,我们要从他们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才能够更好的把握中心思想,夺得分数。
因此大家在自己之后阅读的文学作品当中,一旦出现有桃花源,桃林等的意象,往往就代表着寄托想要隐士的心情,以及往往可以从侧面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动乱和黑暗。
分析到这里,我基本就将这个意象解释的比较全面,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样一个精神的世界,却要和放牛这个动作联系在一起呢?
其实在我们的古诗文当中放牛它往往有着两个主题,一个呢就是大家可能脑子里一下子就能想到的那些小牧童,想必大家也背过不少类似的诗,可是在这里他之所以能够和桃林联系在一起,除了是小牧童放牛,更重要的一点是另一个群体——那些解甲归田的战士。
我国古代战争是十分频繁的,因此困扰在普通百姓身上的几个重担之一就有兵役,而当他们打仗完毕回到家乡的时候,他们就会重新的去从事农业活动。
当时我国中原地区农业采用的是精耕细作的耕种模式,牛和成年男子的就成为最为主要的劳动力,一个农户他是否富裕可以从他家养的牛的数量,强壮程度等方面来反映出来。
而在上面我说的,文人们所祈求的世界自然是和谐的,而和谐的最高标准就是大同世界没有战争,没有战火,人民安居乐业,因此放牛,成为这一个愿望期盼当中所能代表的经典动作。
二、瓜与李的成语考点
云对雨,水对泥,白璧对玄圭。献瓜对投李,禁鼓对征鼙。徐稚榻,鲁班梯,凤翥对鸾栖,有官清似水,无客醉如泥。截发惟闻陶侃母,断机只有乐羊妻。秋望佳人,目送楼头千里雁;早行远客,梦惊枕上五更鸡。
在这一条当中,我将给大家列举几个必考的重点的成语,请大家采取我之前所说的模式,进行自主的查阅积累请大家采取我之前所说的模式,进行自主的查阅积累——要从词的读音,含义,感情色彩以及使用对象4个方面,全面准确的记录和背诵。
三、杜鹃的那些事
熊对虎,象对犀,霹雳对虹霓。杜鹃对孔雀,桂岭对梅溪。萧史凤,宋宗鸡,远近对高低。水寒鱼不跃,林茂鸟频栖。杨柳和烟彭泽县,桃花流水武陵溪。公子追欢,闲骤玉骢游绮陌;佳人倦绣,闷欹珊枕掩香闺。
好了,我们今天第3段要来分享的,就是关于杜鹃的那些事情,在自然界当中,杜鹃是非常美丽的鸟儿,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天性,就是自己的鸟蛋从来不会孵。
产卵的杜鹃会将自己的鸟蛋产在其他鸟类的窝里,有其他的母鸟为之抚养,而当小杜鹃成长到一定的年限之时,他们会将养母的孩子推下鸟巢活活摔死,是非常残忍的一类鸟类,基于这个道理,天性杜鹃在文学上的形象,这非常大的争议。
他们如果用杜鹃来形容一个女性,往往并不是夸她漂亮,而是说她歹毒,可怕。
但是由于一个神话的出现,杜鹃也在文学当中充当着非常凄婉动人的形象。
这个挽救了杜鹃形象的神话就是,由于一个古代帝王他的国土被灭之后死不瞑目,他的精魂并没有投入轮回而化成了一只杜鹃鸟,日夜啼鸣,乃至嘴角流血。
而现实生活当中的杜鹃他们鸟嘴的位置,有一抹鲜红的颜色就恰好印证了这一类神话,另一方面,他们所出现的季节正是杜鹃花盛放的季节,杜鹃花颜色鲜艳浓烈如血,因此现实与历史神话交相呼应,就产生了一个哀婉凄绝的文学典故“杜鹃啼血”。
而杜鹃呢,他又有其他的名字,如布谷,子规。子规这个名字则广泛的出现在我们所背诵的诗词当中,他们往往又代表着另一层含义,春天的到来,正所谓翁卷写的一首中小学必背古诗词中的“子规声里雨如烟。”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