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活着》读后感600字(《活着》读后感100字左右)

导语:《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600字(《活着》读后感100字左右)

余华在自己的自序里写到过,他追求一种高尚,一种对一些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可以对善和恶一视同仁。我当时不以为然,因为在我看来,无论是什么样的作品,它总在表达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主旨。但在我真的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或许有了对这句话的一种更深的理解——这是在经历了无数幸福与痛苦之后,对世事万千的一种淡然。

仔细算算,我真的为这本书哭,就只有一次——那是有庆死的时候。其他的哭是由这本书引起的一个念头,但根本的眼泪是因为我自己。我不知道自己该写些什么,可能是由于看完这本书之后的一种超然,也可能是由于我在那把躺椅上躺了五个小时,身心疲乏。

这本书比我想象的要薄得很多,它用这篇幅不多的纸张向我们讲述了一位老人的一生。当一本优秀的书被创作,一个优秀的人物被塑造,那他就不单单只是作者笔下的一个人物,它已经成为了独立于作者与读者的一个“真实人物”。

回顾福贵这一生,或许是痛苦的,但就像余华所说的,这是痛苦与幸福并存的。青年丧父,中年丧子,晚年丧孙,爹,妈,家珍,有庆,凤霞,二喜,苦根,福贵这一辈子送走了七个亲人,送走了无数与他生活在一起的人。活到最后就只剩下他跟那头老牛了,“两个老不死的”。

我一直在想,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有时候认为自己找到答案,但仔细想想却没有,或许真的有这样的答案,或许没有,或许这样的答案是一个,也可能这样的答案是无数个。我摸了摸自己的胸膛,那里面有一颗心脏在砰砰地跳动着,我看了看天空,阴云下并没有繁星点点。人啊,人啊,人活着是因为一种情感的羁绊。我们所牵挂的这一切是我们活着的原因,我们的活着不只是为我们自己,更是为我们牵挂着的这一切。当福贵送走了所有的亲人之后,他就没有什么牵挂了,他要做的就只有等死了。

仔细想想,我都不知道该怎样评价现在的自己了,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我熟悉这死亡,也对它一无所知。从小到大我都没有三代以内的血亲去世,现在过世的与我血缘最为亲密的人,一位是我的大姑奶奶,剩下几位就是我的二老爷爷、二老奶奶、三老爷爷、三老奶奶,但这些人,到他们去世时,我也没有与他们见上几面,更没有那种深沉的情感可言。记得我三老奶奶去世的时候,我还小,我去那里披麻戴孝。但当时我并没有悲伤,我看着那尸体就躺在那屋子里,我不知道该是一种什么滋味。喇叭里唢呐的嘶叫,哭丧的人们的悲泣,似乎都与我无关。或许我在大脑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我对死亡的概念,但我仍对它一无所知。

我老奶奶今年96岁了,我不知道她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她是否有着对死亡的恐惧,又或者有一种超脱的淡然。但我老奶奶记忆正在衰退,这是对一切老年人的诅咒和祝福,她记不起是否吃过了饭菜,她渐渐开始遗忘了我们。她能做的只有等死。

我很怕死,我一直在思考死亡的问题,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寄托用于对抗死亡的恐惧。现在我觉得,如果我想真正地看开死亡,需要有两步:第一步就是真的接触死亡,有亲人去世;第二步就是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找到生命的接替。

关于政治与人性的问题,我很想谈,也很不想谈。有庆的死是因为官僚主义对县长的溜须拍马,是因为那个抽血的乌龟王八蛋;春生的死是因为文化大革命,是因为错误的顶层设计和与愚昧未开的民众。

我想起了凤霞与王四抢地瓜的事情,当人们连生存都保障不了的时候,人们就会退化到动物时代,那时盛行于这个世界的只有一条规则,那就是弱肉强食,那就是丛林法则。我想谩骂王四,但又对他深深地同情。

我想起了偏头的二喜,我想起了又聋又哑的凤霞。幸福的家庭有着同样的幸福,不幸家庭却有着各自的不幸。我相信自己与他们一样,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每个人都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有人的缺陷可能大了一些,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我不想谈论太过现实的问题,别人也不懂,就像我妈说的,随缘吧,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不必为将来的自己过于地担心。

我的一个朋友读过这本书之后对我说,她想去死。我没有这样的感受,我不知道是因为我的麻木,还是因为我的淡然,又或许是因为我没有那么强烈的情感。我想写的很多,但又不知从何写起。

我不知道,人啊,是活着活着就明白了,还是越来越糊涂呢。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纳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