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究竟规划什么(生涯规划啥意思)
导语:生涯规划究竟规划什么?
常常有家长问我:生涯规划是什么?生涯规划师是干什么的?我孩子的生涯需要你来规划吗?
今天就这些个问题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在中国,生涯这个词最早的出处是《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此处,“生”指生命,“涯”指边界。
也有古人把“生涯”理解为“生活”:“暮景生涯,恍如落日”,或把它当成“生计”,一种谋生的手段或者职业:“市楼酤酒是生涯”,“织席编履作生涯”。
古罗马语中生涯指古代的战车,在马场上竞技,架着战车在战场战斗,克服困难,勇于向前的意思。
生涯发展理论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职业指导。其中最著名也是全世界运用最广泛的是美国学者舒伯(Super)生涯发展理论。
Super把人的生命分为5个阶段
1. 成长期(0-14岁) :能力、态度、兴趣及自我概念的发展;
2. 探索期(15-24岁) :探索自我能力和兴趣,力争实现职业偏好;
3. 建立期(25-44岁):选定职业领域,力求职业发展;
4. 维持期(45-64岁):稳固既有成就和地位,努力更新知识和能力;
5. 卸任期(65岁以上):原有工作的隐退,发展新的角色。
你(孩子)现在正在哪个阶段呢?
你(孩子)有该阶段的规划吗?
美国在小学、初中阶段就会开展生涯教育。他们认为,学习也是一种工作。在中国,学习也并不比工作轻松。高中的学生从早上6点开始早自习,晚上12点结束晚自习,每天18个小时,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美国学者认为,你对学习的态度,可能也会迁移到未来工作的态度,你学习不那么认真,将来你工作也不那么认真,你做功课有拖拉的习惯,将来工作时也可能会有这种习惯。所以从小就开始做生涯教育。
85岁的钟南山还在抗疫第一线,90岁的袁隆平也还在工作。他们一位85岁,一位90岁仍然奔波在职场。在大多数人的卸任期,他们还在继续发展着自己的角色。这不是偶然,这是生涯规划的结果。
有人说,那些商界成功人士一定都是做了很好的生涯规划吧。其实不一定,如果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只是事业成功,公司上市的话,他们确实是成功的。
我们的一生要扮演很多的角色:子女,学生,父母,持家者,朋友,休闲者,公民。Super是这样描述一个人是否成功的,“一个人在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你就是成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不一定就扮演好了丈夫或者妻子,又或者父母的角色。
生涯规划就像早期教育对孩子各个敏感期的刺激是一样的。婴儿在3、4个月时的口欲期,父母不准吃手指,没有得到满足,长大了坐在办公室慢慢啃指甲。8、9个月错过了爬行敏感期的孩子,快上初中了还喜欢往地上趴玩儿。这是一种错过关键期的补偿行为。
当进入成长期的孩子,是培养兴趣和自我概念的阶段。
妈妈说:“跳舞对女孩子好,可以锻炼身体柔韧性”,于是被送去跳舞。
爷爷说:“下围棋好,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于是给我报了一个围棋班。
有没有人真正地去发现“我的兴趣”究竟是什么?
爸爸喜欢酷酷的我,于是我的头发被做了“一道闪电”造型。
奶奶觉得我应该是小公主,所以给我买了一双皮鞋加公主裙。
这些都是被赋予的“自我概念”,不是我的探索。
我上初中时,父母说:“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一个重点高中就好了。”
等我上了重点高中,父母又说:“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一个985大学就好了。”
等我考上了大家期望的985,举家欢庆的时候,我迷茫了。。。
我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
考研究生还是找个工作?
我选的专业好像并不是我最喜欢的,我以后该做什么工作呢?
中青网调查发现:
超过4成大学生对专业满意度一般。
中青网调查数据
不到3成的大学生非常愿意从事本专业的相关工作
中青网调查数据
谁说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问题就出在成长期和探索期的时候,孩子们没有对自己兴趣,能力,性格,职业偏好做足够的探索。等到工作了,还对父母非常依赖,成为“妈宝男”、“啃老族”。
现在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要做生涯规划了吧。简单说,就是要在合适的年龄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生涯规划师是经过了专业培训,具备专业知识,有相当社会阅历和职业经验的人。说人话就是:“过来人”。而作为第三方的顾问能真正客观地从一个“局外人”来看“局中事”,不带任何主观色彩地指导我们做人生的重要决策。
生涯规划师做的是帮你分析清楚内部特质(自我分析),看清外部环境和整理碎片化的信息为你所用,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你的人生路还是你自己在选择。
生涯金三角
西方著名哲学家丁格说:
选择就像是人位于一个岔路口,走哪条路靠自己的决策,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
我是让学习变得更有目标的兰老师,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喜欢就点个赞,点个关注呗[玫瑰]
本文内容由小快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