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太极功夫是什么意思(太极功夫教学)

从方法论上讲,儒家提倡积功累行存养心性“内圣外王”之道,把“正心诚意”的内在省悟过程称之为“工夫”。传统儒家每天都要花费时间涵养心性,通过“静坐”工夫去“窥圣道”,待自我“修身”达到一定境界后,再用这种体验去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功。这种修炼“内圣外王”的工夫,既有方法、过程的含义,也有目的、成果的意义。

儒家工夫论是认知活动与日用实践的统一,朱熹说:“圣门日用工夫,甚觉浅近。然推之理,无有不包,无有不贯,及其充广,可与天地同其广大。故为圣,为贤,位天地,育万物,只此一理而已。”(《朱子语类》)日用工夫所推行的理也就是天地万物之理,天理作为一个贯穿日用伦常并记载于儒家经典的普遍法则,必然会体现在天地万物之中,对天地万物之理的自觉体认也就是“工夫”的组成部分。

工夫与功夫很难区分其差别,勉强分辨如下:

武术功夫是综合概念,是“形而下”的实相。它既包括修炼的成就,也包括如力大、手快等先天自然超常的诸多能力。功夫还包括其他领域的成就者,是看得见或第三者感觉得到的超常技艺,包括各项技艺表演者和手工劳动者。从武术领域来讲,功夫表演如银枪刺喉,手劈砖石,头断铁条等这些非同寻常的特殊技能,以及那些抻筋拔骨、踢腿朝天、低裆伏地等超常的基本功,这些都是平常人不容易达到的功夫。同理,武术之间的 PK较量,赢者一般而论也算功夫高于对方。

工夫则是单一的概念,是“形而上”的虚相,不是指“先天自然之能”。功夫修炼的成就排除了先天因素,即工夫的成就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途径抵达。拳经中“非关学力而有为也”这句话,人们往往都忽视了,意指太极拳的功夫,必须是通过学习而获得,不是“先天自然之能”。换句话说,太极拳必须通过脱胎换骨的学习过程,即主观努力的修为,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工夫强调过程,但也重视结果。工夫是涵养,是滋润出来的,是无为的修炼,故柔。工夫的发展是隐性的(如大树之生长是看不见的),其结果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自然获得,故拳经上有“得来不觉费功夫”之说。工夫很难表演展示,只能体会或感受,是无形的(“大象无形”)平常的,平淡无奇的,故其修炼永无止境。

功夫强调结果。功夫是千锤百炼不断重复强化训练的结果,是有为的追求,故刚。功夫的增长有显见变化的(如花草之生长),是有形的,超常或异常的,也有反常的。功夫可以外化为表演和展览(如外功杂耍)。但功夫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减,故功夫的发展有极限。

百炼钢也可化为绕指柔,在这个意义上,功夫与工夫还是能够殊途同归。另外,工夫高,功夫肯定会高,而功夫高,工夫不一定高,这也是需要注意区别的。

如果誓志把太极拳作为武功来修炼,那“功”决不可少。要想得功夫,就得花功夫。所谓功夫就是腰腿功夫上身,让身体形态发生变化。太极拳的功夫训练,除要求认真盘习拳架和推手训练之外,重要的就是走猫步。郑曼青要求刚学拳的弟子,要每天走一百步,或打一百个搂膝拗步。喻铭心先生特别重视脚下的训练,他每天都是用猫步由家走向三里外的人民公园练拳,甚至用猫步登上了上千石梯的重庆黄桷垭,他还想试着用猫步下山,但没有实现。

邓文平先生一年 365天,坚持每天走 500步。每天早上起来,就尾闾中正地先走一个小时的猫步。(详见邓文平:《太极内功的奥秘 ——太极拳速成之路》)

当今有几人能做到这样练功恐怕每天走500猫步能坚持一年的都少有吧。太极拳毕竟是技道合一,而“技”的发展是需要实践和熟练的,若想迅速练成太极拳的功夫,那就坚持身正肩平,胯松脚轻地走猫步的基本功,全身心地早晚练拳。若像林墨根先生那样推手上万,那功夫肯定上身了。

“工夫”是认知活动与日用实践的统一,是一种知行结合的构架。因此,太极拳修炼的“工夫”,也必然是道、器合一,形、神兼具,内、外同练,顿、渐并行,“体、用”双修。

李雅轩强调:

“拳是基本的功夫,是一辈子不能间断的,功夫之基础是要天天培养的。如果基础打得好,以后推手散手就容易学好。如果基础打得不好,推手散手发劲等也会学得不太好,这是可以断定的。”李雅轩常说“盘架子就是基本功,是功夫进步的基础。如忽略了这一点,无论练出什么功夫来,也是不够可靠的。练功的味道要厚,要踏实,姿势要正确,要稳步前进,不要马虎潦草。” 李雅轩反复说:“用功的要点是依规矩练架子,从中慢慢体会。架子有了体会,一切推手发劲等等,稍加指点,就可了解。否则一切都是白费。一切篡等越级冒进的想法,都是徒劳的。架子是本,要松软舒适地练架子,最为要紧。”

如果忽略太极拳工夫的基本修持,推手功夫再高,也不一定是太极拳的纯正境界。杨澄甫次子杨振基先生说:

“不会练拳架,不能推手。推手不能长功夫,功夫是拳上练出来的,不是推手推出来的。架子和推手本来是一致的,怎么练拳,就怎么推手,从架子上出不了功夫,推手就无从说起。”

可见,即使愿意在太极拳武术功能上下功夫,也要把功夫用在练拳架上,而不仅仅是在基本功的训练或推手较技中花费功夫而推手较技中花费功夫而求得外显而易见的功夫。(待续3)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