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举重的东西叫什么(古代举重石又名叫)
导语:【古代体育】扛鼎与举石——古代的举重运动
中国古代战争主要是一种勇气和力量的较量,所以,那些力大无穷的大力士往往受到人们的推崇。而显示力大无穷的最好办法,就是能把重逾千斤的鼎用手举起来。
扛鼎,中国古代的举重活动。简单说就是用手举鼎,颇类似于现在的举重活动。作为一个古老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并未将之作为条目收录其中,然而时下这个“扛鼎”却分外“抢眼”,频频出现于各大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当中。
“扛鼎”,由动词词素“扛”和名词词素“鼎”合成,是个动宾型,即“鼎”是“扛”支配的对象,《说文》:“扛,横关对举也,从手工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简单说,“扛鼎”就是用手举鼎,最早起源于战国时盛行的一种举重活动,古人崇武尚力,从战国到汉代都以“扛鼎”作为举重练习之法,史中曾有“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的记载,也有 “力拔山兮气盖世”、 “长八尺余”的项羽“力能扛鼎”的美谈。后来,“扛鼎”还演变成一种杂技项目,东汉大文学家张衡的《西京赋》就记载了“扛鼎”“缘年”“钻圈”等许多精彩的杂技节目。不过,在后代的发展中,“扛鼎”一词已不仅仅是一种举重活动或杂技项目,而是呈现出多样的比喻义和引申义,如《晋书·明帝纪论》:“晋氏不虞,自中流外,五湖扛鼎,七庙隳尊。”,这里的“扛鼎”有“攘夺国家政权”之意;又如明张煌言《祭监国鲁王表文》:“徒蕴扛鼎之怀,愈报号弓之痛。”,这里用“扛鼎”一词比喻有大才,能担负重任,此种意义已经固定并承袭到现代,如上文所举,例(2)、例(5)、例(6)中的“扛鼎”都有这层含义。
意义与形成:
“扛鼎”的这些意义和用法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就要从“鼎”的文化蕴义及其引申义谈起。鼎在古代不仅是一种炊器,也是一种“宝器”,《说文》:“鼎,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魑魅魍魉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易卦巽木于下者为鼎,象析木以炊也。”鼎是古代献祭的重要礼器,以九州之铜铸成,取万物之象,集天地之精华,被认为可以安邦定国,教化人伦,又能“协承天休”,通天应神,历经夏商和西周,成为传国重器和国家政权的象征,并且通常认为有德之君方有鼎,《左传·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总之,鼎作为祭器,在早期国家中具有重要地位,位居礼器之首,是国家政权和帝位的象征,由此产生的引申义也多和“重要性”联系在一起,从而“扛鼎”也就有了“分量重、地位高”之比喻义,多用于指物,如“扛鼎之作”、“扛鼎之举”;另外,鼎和人的德行相联系,大概用手举鼎和承担重任都给人负重感,“扛鼎”也就常比喻(人)有才能,能担当大任”。由鼎的“重物”义联想到“重任”,由鼎的“重大”义联想至“分量”,“鼎”的概念虚化了,“扛鼎”的意义也就泛化和抽象了,不仅使用范围大大扩展,而且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经古至今应用不衰,可以说,这都是“鼎”的文化蕴义积淀的结果。
历史与典故:
1、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2、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请辟阳侯。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史记·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3、胥壮大,好倡乐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动作无法度,故终不得为汉嗣。——《汉书·卷六十三·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4、虞延字子大,陈留东昏人也。延初生,其上有物若一匹练,遂上升上,占者以为吉。及长,长八尺六寸,要带十围,力能扛鼎。——《后汉书·卷三十三·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
5、上党刚肃王涣,字敬寿,神武第七子也。天姿雄杰,俶傥不群,虽在童幼,恒以将略自许。神武壮而爱之,曰:“此儿似我。”及长,力能扛鼎,材武绝伦。——《北齐书·卷十·列传第二》
举石:
在中国古代举重的历史上,拓关、扛鼎都是较为古老的举重活动,至唐宋以后,由于石制品制作方便、成本较低,且易于抓举,举石便替代拓关、扛鼎,而成为举重活动中的主流项目。
在清朝的武举科目,专门有举石一项,亦称为掇石,石重分为200斤、250斤、300斤三种,以抱离地面1尺以上为合格。
在中国古代,举石作为一种举重活动,主要还是作为武术训练的一个辅助项目,而且以举石担和石锁为主。两头的圆石块甚至还专门被制作成不同的重量,以适应不同的人群及不同的训练目的。举石担的方法有两种,一为举,一为舞。举即用单手或双手把石担举起来,舞则为双手持石担进行舞动,可做出腰花、背箭、头花等各种动作。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