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秃尖缺粒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玉米秃尖能减产多少)
导语:玉米秃尖少粒减产问题不用愁,了解原因掌握方法巧防巧治保丰收
在玉米的实际种植管理过程中,很多农民在收玉米的时候,总会遇到玉米秃尖少粒、棒穗籽粒长不到顶的问题,除此之外,一些玉米还会出现空秆不结棒穗或不结籽粒、棒穗上籽粒稀疏结不满或者玉米籽粒细小不饱实的问题,这些玉米问题的发生情况不仅十分普遍,更会直接造成玉米总产量的降低。
如果我们能够把玉米棒穗与籽粒上存在的这些问题解决掉,让玉米的棒穗长得更加齐整、籽粒长得更加饱满充实,这不仅能够预防玉米的减产损失,而且这一正一反算下来就是实现了玉米的增产增收。
今天农技小背篓要给大家说的一个问题,就是玉米的这个秃尖少粒的问题。大家可别小看每个玉米棒穗上缺少的这点籽粒,如果你家种植个三分两亩的玉米,可能在产量收益上好像并不是很大,但如果你家要是种植个十几亩甚至上百亩玉米,那你家的玉米因为秃尖少粒问题所造成的整体减产损失就大了去了!
下面农技小背篓就有针对性地给大家介绍一下:玉米秃尖少粒主要类型有哪些?玉米发生秃尖少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和防治玉米上的秃尖少粒问题?
一、玉米秃尖少粒的3种常见类型?
玉米的秃尖少粒现象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玉米棒穗顶部的籽粒缺失,即玉米棒穗的籽粒长不到穗顶,也就是玉米棒穗的顶部有一小节不长籽粒,或者棒穗顶部籽粒非常少、非常细小。
第二种情况是玉米棒穗的侧面或行间籽粒缺失,即玉米棒穗上的某一侧面或某几行处结的玉米籽粒非常少且籽粒不饱实。
第三种情况是玉米整个棒穗上的籽粒缺失,玉米整个棒穗上零零星星的散乱长着很少的玉米籽粒。
二、造成玉米秃尖少粒的主要原因
1、玉米品种自身的原因
玉米的品种及遗传特性,直接决定着玉米是否秃尖。
①凡是对温度、湿度、光照不敏感的玉米品种,或者说抗高温性、抗干旱性、耐低光照性好的玉米品种,不容易发生秃尖少粒的问题或秃尖少粒问题比较轻。而对温度、湿度、光照敏感或耐高温性、耐干旱性、不耐低光照的玉米品种,则容易出现秃尖少粒的问题,或秃尖少粒的问题比较严重。
②凡是雄穗抽穗时间早且雄穗散粉期短的玉米品种,容易造成玉米雌穗在开花受粉时缺少雄花粉受精而发生秃尖少粒的问题;凡是雄穗长势太过强盛的玉米品种,容易造成雌穗授粉受精时因为营养供应不足而发生秃尖少粒的问题;凡是雌穗苞叶过长的玉米品种,容易造成雌穗的花丝不能完全长出或受粉受精不充分而发生秃尖少粒的问题。
③凡是使用假冒伪劣玉米种子,或使用品种退化的玉米种子,或者使用籽粒饱实率不高的玉米种子,或者使用不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玉米种子,都容易造成玉米发生秃尖少粒的问题。
2、高温干旱天气的原因
最适合玉米开花授粉的温度环境是22-26度左右,且抽穗开花期(特别是雄穗抽穗散粉和雌穗吐丝受粉期)需要较大的湿度环境。如果在玉米进入到抽穗开花授粉期期时,如果连续35度以上的高温或干旱天气,就会造成玉米雄穗的小花开花数量减少、小花开花质量差、花粉活性降低、花粉数量减少、散粉质量变差或雄穗干枯死亡,造成玉米雌花的花丝发育不良、雌花抽丝吐丝困难、雌花的受粉受精能力变差甚至发生花丝枯萎死亡的问题,除此之外,高温干旱天气还会造成玉米雄穗抽穗期提前、雌穗分化期延后的雌雄穗花期不匹配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玉米因为授粉受精不良或雌穗授不上粉而出现秃尖少粒甚至空秆无籽粒的问题。
3、连续阴云天气的原因
在玉米抽穗开花授粉期时,如果遇到持续连续的阴雨连绵天气,会造成玉米的雄穗不能正常开始开花散粉或雄穗花粉发生过多吸水破裂、花粉数量减少、花粉活性降低,进而造成玉米的雌穗花丝无法正常完成授粉受精或授不上粉,从而造成玉米发生秃尖少粒的问题。
除此之外,在玉米花期时如果发生持续阴雨、光照不良的天气,高温高湿的环境还容易诱发各类病虫害侵害玉米的花穗,这也会造成玉米因为花期授粉受精不良而发生秃尖少粒的问题。
4、种植密度过大的原因
很多农民在种植玉米的时候,恨不得整块地密密麻麻的都播种上玉米种子。如果玉米种植密度过大,等玉米长起来以后,就会造成田地中的玉米茎叶互相重叠遮挡、田间通风采光条件变差、叶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能力变差,会造成玉米植株之间互相激烈的竞争水分、养分,不仅玉米的单棵植株生长发育不良、长势不健壮,也会造成玉米抽穗开花授粉期营养不良,即使在玉米开花散粉受精的时候,雄花的花粉也会因为叶片的遮挡阻拦而不能有效地落到雌花的花丝上完成授粉,除此之外,种植密度过大还会造成玉米籽粒灌浆不充分,这样一来,就非常容易造成玉米发生秃尖少粒的问题。
5、播种期过晚的原因
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如果在玉米播种期时没能及时播种,造成玉米播种期过晚,这样一来,不仅会造成玉米的整个生长发育期缩短,同时也会造成玉米棒穗籽粒的灌浆发育期不足、干物质积累量过少,从而诱发玉米出现秃尖少粒的问题。
6、营养供应不足或生长期缺素的原因
充足的养分供应,是保证玉米长势健壮、开花授粉优良、籽粒饱实发育的基础。如果玉米种植地的土壤比较贫瘠(如沙土地、盐碱地等),或者玉米底肥使用不足或大喇叭口期追肥不到位,就会造成玉米在雄穗和雌穗分化发育或籽粒膨大灌浆的时候,因为营养供应跟不上而发生棒穗小、籽粒细小以及秃尖少粒的问题。
除此之外,玉米在生长期如果缺少硼、锌等微量元素,容易造成玉米发生授粉受精不良、棒穗秃尖少粒的问题;如果玉米大喇叭口期没有及时进行追肥,这就会造成玉米拔节抽穗吐丝期发生氮肥供应不足的问题,此时如果玉米缺少氮肥吃不饱,就一定会发生秃尖少粒的问题。
7、病虫害危害的原因
在玉米生长期内,如果玉米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病虫害,如根腐病、茎基腐病、叶斑病、纹枯病、穗腐病、黑粉病等病害,如玉米螟、钻心虫、蚜虫、黏虫等,这都会造成玉米因为生长不良、植株早衰、营养供应不良、抽雄开花/散粉受精不良、棒穗籽粒发育不良等问题,从而诱发玉米发生秃尖少粒的问题。
8、药害危害的原因
我们在玉米地防治病虫害的时候,尤其是在玉米抽穗散粉受精时,如果过量使用了农药或者使用高毒性的农药,这也会造成玉米因为发生药害而出现秃尖少粒的问题。
二、预防或减轻玉米秃尖少粒的解决办法
1、解决好玉米品种的选择问题
一方面,建议选择耐高温性好、耐干旱性好、耐低照性好且抗病能力强、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的玉米品种;另一方面,尽量选择雌穗与雄穗的长势与花期协调性好的品种;另一方面,不要使用品种特性退化的陈旧老种,不要盲目购买外部引进的玉米种,尽量不要使用自留玉米种,尽量不要选择雌穗苞叶过长的品种;最后一方面,一定不可贪图便宜从小店中购买来路不明的玉米种子。
除此之外,一般来说,选择硬粒型玉米品种要比选择马齿型玉米品种后,前者发生秃尖少粒的问题的程度轻、概率大,后者发生秃尖少粒的问题重、概率大。
2、科学种植才能获得高产量
合理播种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玉米适播期内要注意适期播种,尽量避免过晚播种,以此使玉米在开花散粉受精期时避开高温干旱的天气;一个是在玉米播种时要注意合理播种密度,尽量避免过度密播密种的不良种植习惯,尤其是植株高大的玉米品种更应当注意稀疏种植。因为,相对于种植过密的玉米来说,适度稀播细种的玉米不论在总体长势或单株健壮度方面,还是在开花授粉质量和棒穗籽粒发育方面,或者是在玉米后期的产量、品质及病虫害发生率方面,都要比种植过密的玉米要好不少,而且适当稀植的玉米在秃尖少粒方面要比密种的玉米发生更轻、更少,而密种的玉米则更容易发生秃尖少粒的问题。
3、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很重要
一方面,在玉米的施肥管理上,要施足底肥、多施一些有机肥,在追肥的时候要遵循“苗期轻追肥,大喇叭口期重追肥,生长后期巧喷叶面肥补肥”的原则,并及时做好玉米大喇叭口的追肥管理(一般每亩追施20公斤左右的氮磷钾复合肥即可,重点补充氮肥),在玉米抽穗开花期建议用磷酸二氢钾+含锌叶面肥+含硼叶面肥连续喷施2-3次,每隔7-10天喷施1次,以此确保玉米生长期内始终不缺肥、不缺素。
另一方面,在玉米浇水管理上,当玉米进入到拔节、抽雄、开花授粉的生长旺盛期时(特别是在玉米抽雄前),如果遇到天气干燥、降水浇水、土壤干旱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浇水来确保土壤湿润,浇水宜早不宜晚,以防造成玉米生长期因过度干旱影响到正常抽穗、开花和授粉,或者造成玉米发生早衰或病虫害。
再一方面,如果玉米抽穗开花期时遇到连续阴雨的天气时,在停雨后一定要到地里及时进行排水防涝,以防造成田间湿度过大而导致玉米授粉受精不良。
4、开花授粉期天气不良时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如果玉米在开花授粉期遇到连续高温(35度以上)或者连续阴雨等不良天气时,此时玉米的正常授粉受精是会大打折扣的,如果任由自然授粉受精,就很有可能造成玉米在后期发生秃尖少粒的问题。
在玉米花期天气环境不良、授粉受精受抑的情况下,此时我们就应当对玉米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便帮助玉米顺利完成正常授粉受精,从而减少玉米秃尖少粒问题的发生。
在进行玉米人工授粉时,一般选择在上午9点到11点且80%以上玉米植株开始散粉时的这个时间段进行最合适,授粉方法一般可以采取玉米行间人工拉绳晃动雄穗落粉到雌穗上的方法,授粉间隔次数一般建议每2天进行1次,连续进行人工辅助授粉3次。
5、摘除无效果穗和雄穗
为了减少玉米植株体内的养分无效消耗量,集中养分来提高玉米的开花授粉质量,在玉米刚开始抽雄穗且雄穗还没有开始散落花粉的时候,我们一方面可以按照隔行或隔株的方法把玉米上的雄穗摘除掉,另一方面也可以把玉米上的不能正常授粉受精结玉米棒穗的第2个、第3个果穗摘除掉,这也可以减少玉米株体内的养分消耗量,从而把养分集中起来供给给玉米的主果穗发育,从而提高玉米果穗籽粒的饱实发育度和单重,减少玉米秃尖少粒问题的发生情况。
最后一点,就是咱们农民要加强玉米生长内的各类病虫害防治问题了,比如说纹枯病、根腐病、蚜虫、玉米螟等,对于这些玉米病虫害,咱们农民朋友一定要早打药进行早防早治,千万不要等到玉米上发生病虫害后再着急忙慌地去防治,这样的防治效果差,而且也未必能够彻底防治的住。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新鲜农业种植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