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放动辄数千里为何女囚被判流放后就死了(古代流放女犯人)
导语:古代流放动辄数千里,为何女囚被判流放后,衙役都要抢着押送?
古代的“流刑”(流放)动辄几百数千里,被押送的犯人需头戴枷锁,脚穿镣铐,流放途中可谓是苦不堪言,而押送的衙役也要陪同犯人一起徒步到流放地才能回去交差,可见不是什么好差事。为何女囚犯被判“流刑”后,衙役们都要抢着押送呢?
流放之刑的介绍与发展
“流刑”即为流放,意指将犯人流放到偏远地区或远离家乡的地方,并进行劳役,以示对犯人的惩治。是中国古时的一种刑罚,在封建社会时期为主要刑罚之一。
流刑最早起源于氏族社会后期,当时的“流刑”只有少许零星出现。之后在奴隶社会时期明确起来,但并未推广使用,仅适用于奴隶主贵族等个别群体。到秦汉时期才逐渐使用,不过使用对象依然比较单一。
秦汉时期的迁刑和徙刑便是流刑的前身,此时的流刑还不是法定刑罚,只对特定对象使用,不适用于普通人犯,直到南北朝时期,流刑开始适用于普通犯人。在隋代被定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一直沿用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末期。
自隋唐起,以徒流刑为中心的新五刑体系正式确立,“流放”之刑以正规、完善、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刑罚史上,一直沿用到清末,如清代著名的流放地“宁古塔”,犯人往往闻之色变。
有关清代的影视剧中,常常有这么一个镜头:朝廷大员犯事后,皇帝一句“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臣子往往都是不停的叩首求饶,原因是流放宁古塔后,不是被冻死、累死,就是被折磨死,能活着回中原者寥寥无几。
流刑自北魏开始升格为主刑。北周的流刑起步就要两千五百里(距皇畿起算),另外还要鞭一百,笞六十,按罪名轻重分五等流刑,依次递增至四千五百里,鞭一百,笞一百,在流放地服劳役六年。
隋定为三等: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两千里,唐代依旧为三等,流放距离有所改动,为两千里、两千五百里、三千里,之后朝代沿用,局部有所改动,如流放地位置、加仗刑数量等。
可见古代被判流刑的犯人动不动就要被流放千里开外,作为犯人还不能乘坐一些较为舒适的交通工具,还要戴上厚重的枷锁镣铐,被官差徒步押解前往流放地。
除了要徒步行进长达数千里的路程,还要在偏僻的流放地进行劳役,流放地本就地处偏远,人烟罕至,环境更是恶劣。如:唐代诗人李白被先后流放至浔阳(今江西九江)和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
唐代文学家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被流放至岭南地区,当时岭南的交通不便,气候炎热,湿气又重,不少人还未到,便以半死不活,韩愈在流放途中还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最后被流放的犯人要在恶劣环境下自食其力,并要完成官家分发的劳役任务。而押解流放的衙役也要陪着犯人一同到达目的地,可见不是什么好差事。那么衙役为什么还抢着要去押解流放的犯人呢,尤其是被流放的女囚犯?
衙役抢着押解被流放的犯人的原因
首先,从很多历史记载中可以发现古代官员的工资并不高,只是社会地位高。在朝廷数不清的官员中,县令算是官阶最小的朝廷命官,而押解犯人的衙役,只是在县衙中一个当差的差役。
这些衙役大多都是从民间市井中招募而来(清制中,大多数衙役皆为皆为贱役),他们多为无赖之徒,平日里巴结上官,倚仗官衙之势,与劣幕、恶吏等沆瀣一气,敲诈勒索,侵害平民,为恶乡里。
作为一县之长的县令,每年都没有多少俸禄,而身处县衙最底层的差役只能算是半个官家人,年薪更是少得可怜,清朝的衙役每年能有三至十二两薪俸,其中又属“捕役”(从事缉捕的差役)最低。
衙役平均每天的薪水只有几文钱,每天还要从事很多工作,往往只有那些吃不上饭的闲人无赖去做。衙役的生活很难靠薪水维持,他们主要的收入来自“陋规”(指旧时官吏私收人钱财)。
而押送被判处流放的犯人,就是一个收受钱财的“好差事”,不仅不用每天看县令等一班官吏的眼色做事,还能公费旅游,最后还能收取犯人家属一笔钱财,尤其是家境富裕者,更是有不菲的收入。
流放犯人的家属为了能够在流放途中不让亲人多受罪,让衙役在途中能照料一二,往往都会贿赂相关的官吏和押送的衙役。
在古代,女囚犯相对男囚犯较少,被流放者的女囚则更少。加上在古代,贞洁对于女性来说重之又重,甚至比死还看得重,在古代不乏一些女性为守护贞洁而枉死的事例。
而被流放的女囚家属为了让其能少些受罪,也或是为保住贞洁等原因,都会给衙役不少钱财,有些犯人家属还会派几个婢女仆人在途中照顾。
不过如果碰上一些品行差的衙役,在艰苦的流放途中,无趣时难免会戏耍女囚,甚至做出一些出格的事,而仆人婢女为了让主人尽量舒适些,也会对押送的衙役曲意逢迎,衙役也能跟着一起舒坦。
结语:
因此,在押解流放的男囚犯和女囚犯比起来,衙役更喜欢押解女囚犯,因为可以从她们身上得到更多的好处。流放虽然不是大辟之刑,但比起死刑让犯人更难以接受,犯人对流放之刑都非常恐惧。而对其有好感的,可能只有那些能从中获利的官吏了。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馨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