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知识产权运营困惑有哪些(当前我国知识产权运营面临的挑战)

导语:深度分析!知识产权运营的困境与解决思路

知识产权运营困惑有哪些(当前我国知识产权运营面临的挑战)

知识产权运营,本质上是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过程,是知识产权运用的关键环节,通常所说的知识产权运营包括许可、转让、质押融资、资产证券化、诉讼维权等在内的方式。

目前我国已经度过了以知识产权数量累积为主的起步环节,进入到了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发展阶段,并且随着“高价值”专利越来越受重视以及司法保护的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无论从政策端的大环境上,还是经济发展端的转型需要上来说,都有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和平台在全国多地相继成立,知识产权运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目前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普遍存在服务同质化的问题,缺乏适合国情的、成熟的运营方式和盈利模式。知识产权运营的市场化很难开展,一方面是源于知识产权 “无形性、非刚需、需求低频”的自身特点,另一方面则是传统知识产权服务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思路局限,往往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本身为中心、出发点和落脚点,忽略了知识产权需要与行业和企业深度结合才可能有生命力和市场。

想要突破知识产权运营的困境,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能够市场化运作、持续盈利的道路,就必须重新对知识产权的地位、作用以及运营的核心问题做换位思考和深度梳理。

第一、要认识到知识产权并不是企业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因素,甚至对科技型企业也是如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资金、商业模式、技术工艺、产业上下游、人力资源等因素的重要性要高于单纯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因素。

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才能够放下包袱、解放思想,避免过分强调知识产权的作用而忽略企业真正的“刚需”,知识产权可以用来“搭台唱戏”,可以作“主演”,但必须与其他“联合主演”一起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这就需要在知识产权运营的过程中,将知识产权与企业所需的其他要素相结合,避免单一的知识产权服务、设计组合产品,才能更好的服务企业、创造价值

第二、知识产权运营需要有市场化的眼光和思路,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的主营业务不能以“低频交易”为主。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电商平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几乎已经发展到极致,各领域电商平台层出不穷,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垂直细分领域的电商平台,能够适应市场化发展并生存下来的,几乎都是以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高频”交易为主营业务。

如果仅仅以专利许可、转让、质押融资或者资产证券化这样的“低频”交易为主营业务,是很难在离开政府扶持后长期市场化生存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要长期市场化生存,就必须以“高频”业务为主、“低频”业务为辅。在产品设计和服务提供上,需要与发生频次较高、企业较为刚需的因素相互结合。

只有具备能够长期、稳定提供现金流的主营业务,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才能市场化生存和发展

第三、知识产权运营的电商平台化发展,需要以政府的扶持引导为前期切入点,中后期则以提高市场主体和相关服务机构的参与度和活跃度为核心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互联网的接受度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运营的电商平台方式是可行的。但其不同于一般有形商品的电商平台,在交易难度上明显增大,建立一个能够市场化运作且持续盈利的知识产权电商平台无疑要以新的眼光和角度来看待问题。

知识产权运营不能脱离一国的政策方针、产业现状和科技水平而存在和发展,在目前的国情下,知识产权运营仍需一定程度上政府的扶持和引导。

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可以是对企业的,也可以是对运营机构的;可以是直接的资金支持,也可以是间接的政策引导。例如可以把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直接放到运营平台上,只有在平台上注册为会员,通过平台完成交易才能够享受相应的优惠。

运营平台发展后,则需要通过线上、线下的多渠道推广合作,充分提高平台的知名度、点击量和活跃度,从而积累大量的客户群体、沉淀海量数据,实现知识产权和技术的供需双方与包括运营机构在内的专业服务机构的整合与协作。

第四、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要整合知识产权代理、法律服务(包括诉讼和非诉业务)、知识产权/技术转移转化、资产评估、投融资服务在内的业务板块。知识产权运营本身就是一个多行业、多领域协同的过程,运营机构能整合这些服务板块就能增加客户粘性,更专业、更高效的为客户提供服务。

第五、知识产权运营本质上是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实现,同时也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这样就需要将知识产权运营与企业各发展阶段的需求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梳理出相关的知识产权运营方式/产品,需要说明的是,企业的知识产权相关需求在不同发展阶段并非绝对,存在着交叉共存的情况,即同一个需求可以在不同阶段同时并存。

总的来说,知识产权运营不能脱离行业和个体企业而存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和要素,立足企业的“刚需”,提供运营参与主体切实需要的专业服务,通过建立互联网运营平台,搭建参与主体各方的沟通与合作桥梁,提高平台的流量、活跃度和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能力,是完全有可能实现长期稳定市场化生存和发展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琪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