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首诗宝峰湖不老的诗句吗(写宝峰湖的诗)
导语:有这首诗 宝峰湖不老
邵燕祥
□赵辉廷
1986年5月,我的印象中,是受常德师专(现在为湖南文理学院)的邀请,邵燕祥、羊春秋、霍松林诸位诗坛名家前来讲学,先在常德逗留了几天,然后取道来索溪峪,陪同的就有常德师专的教授赖汉屏先生。他们一行安排住在叶家岗绿喁山庄。
时值初夏,老天爷洗澡忘了关门,水溅下来时疏时密,时大时小,不分白日晚上,阴阴雨雨,六七个日子不停手脚。这种天,对农家来说是遭觖(骂人)的,做不成事不打紧,割了的油菜由黄变黑,烂在地里收不回来,一年的辛苦又打了水漂。可对诗人来说,这种阴雨霏霏,葱翠朦胧,山色时有时无,烟云漂缈,时隐时现的仙境,最容易挑逗起诗人的神经,引起无穷遐想。往往一首传世佳作就诞生在这灵光一现的瞬间。
尽管下雨,诗人们还是坚持要出去,就近走走看看,与其窝在山庄里让衣服发霉,倒不如漫步在烟雨中任心灵花开。头两天,我陪邵燕祥先生他们趁不下雨的空隙,在青松岭、十里画廊、南天门和黄龙洞几个景点转了转。第三天,我们去游宝峰湖。这天老天爷心情好,收敛了阴沉,虽没晴,但一直未下雨,几位先生也兴致勃勃。那时的宝峰湖相当冷清,没有现在这么受宠,这么热闹,也没有任何亭台楼阁和正宗的游船。宝峰湖的前身叫施家峪水库,后来开发旅游及更名,从而改变了它的命运。
但那时湖内湖外、坝上坝下的自然风貌和库水的理想十分单纯朴素,没有丝毫杂质,与人亲近贴切。不像现在,连每一滴水都闪动着浮躁与欲望,外来的人生怕被这些欲望的水打湿,故小心谨慎,来去匆匆,哪里还有诗意的心情和平淡的心境去真心拥抱它?
我们从悬崖上窄逼的游道提心吊胆地爬上坝顶,对小船的形象一看,怕不安全,没心思去坐。大家就在坝上静静地观望与想象。其实,诗人的慧眼一旦抵达,就能发现自然景象中最能撼人心魂的东西。灵感化为文字,绣口吐珠,常常令人拍案叫绝,惊叹不已。这些文字不仅锦上添花,还会丰富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当时,邵燕祥先生和其他几位先生在坝上不时地交流,或赞许或感叹,说的些什么,我都记不清了。但当时我想,回到山庄准备好文房四宝,一定要让他们留下一点东西。当即我把我的想法一一告知诸位先生,大家都表示赞同。
下午,几位先生如约而至,分别书写了一些前人的诗句,他们说,写索溪峪的诗词待回去反复推敲后方可出手,到时一并会寄给我。
当年11月,我收到了常德师专学校寄来已打印好的诗稿。其中,邵燕祥先生写宝峰湖的诗最为精绝独到:
峻峡深藏酒一瓯,
藏醒藏醉不藏愁。
山于绝处活芳草,
水到穷时横小舟。
爱此风光高档次,
唐情宋思暂勾留。
诗人独具慧眼,将宝峰湖比作一罈陈年老酒,深藏在险峻的峡谷里。你可以想象,洞藏数年的陈酿,一旦打开,那醇厚清香定会扑鼻而来,令人陶醉消魂。“藏醒藏醉不藏愁”,一下子升华了自然物象的品位,升华了身在“醒”和“醉”中旅人的精神境界。遣词看似平淡,然立意新颖卓绝,超乎于一般诗眼之上。第二、三句同样精彩,“山于绝处活芳草,水到穷时横小舟”,看似写实写景,其实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让人生发出“不怕挫折,勇于进取;学会生活,沉着冷静”的感悟。
邵燕祥先生是我国著名诗人和杂文家,祖藉浙江萧山,1933年6月生于北京。1957年打成右派。曾担任 《诗刊》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先后出版了《献给历史的情歌》、《在远方》等八种诗集、诗选和杂文集等。以我的眼光,时至今日,凡写宝峰湖的诗词无出其右,唯有此诗独领风骚。其比喻与立意不同凡响,又生动形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先生的声誉和这首诗的文学价值以及由此延伸的旅游文化意义,提升宝峰湖旅游宣传促销文化的品质。然而遗憾的是,宝峰湖景区的历任管理者、经营者,至今无人认识和发现这首诗其特殊的文化与艺术价值,仍用一些平庸的广告语来疲劳旅游者的眼球,真的委屈了宝峰湖那一湾别具风味的水光山色,更辜负了邵燕祥先生独具的慧眼与诗心。
然而有这首诗,宝峰湖不老!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