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反思(大班数学集合优秀教案)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尝试精神,发展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通过观察粘贴活动,寻找两个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据特征进行尝试摆放;发展幼儿多纬度的思维能力,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集合》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
目标
通过观察粘贴活动,寻找两个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据特征进行尝试摆放;发展幼儿多纬度的思维能力。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准备
《水果找家》、《图形组合物》幻灯片个1张(NO.86-87),幼儿每人相同内容练习纸2张(见练习册NO.4-5),如图(1)和图(2)。
过程
(一)观察
1.出示《水果》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各有几个
(2)左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
(3)右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梗子)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且有梗子)
2.出示《图形组合物》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特征各有一个
(2)左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
(3)右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个数是5个)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且个数是5个)
(二)区分
让幼儿思考:依据特征,如把右边的水果或左边的娃娃脸摆放到圈内,该分别放在哪里
个别幼儿口述位置和理由,如图(1)中的桃子该放在左圈但不在右圈中,因为桃子有叶无梗;图(2)中的圆脸娃娃该放在两圈相交部分,因为她是红色且组成的圆形个数是5个。
(三)粘贴
幼儿在练习纸上将左(右)边的各图示物一一撕下,分别粘贴在两个圈中的相对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粘贴)
建议
(一)本活动设计内容亦可分两次进行。
(二)亦可用实物材料在集合摆放圈中进行分类摆放,见《儿童数形宝盒》说明图29。观察记录与评估。
小百科:集合,简称集,是数学中一个基本概念,也是集合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馨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