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里运河是不是京杭大运河(淮安的里运河与大运河是怎么回事)
导语:淮安京杭运河和里运河是什么关系你能弄明白吗?
淮安被誉为漂浮在水上的城市,中心城区四水穿城,自北向南依次是盐河、古淮河、里运河、大运河。
有没有淮安的小伙伴们存在这样的疑问,里运河和大运河到底是什么关系?
淮安四水穿城
一、里运河是古河道,但是在解放后已不能满足航运需求
里运河又称淮扬运河,北起淮安清口枢纽,南至扬州入长江,其前身是公元前5世纪开凿的邗沟,是大运河全线最早开凿的一段。所以里运河是我们淮安一直引以为傲的漕运史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前,里运河两岸河堤矮小单薄,造成里运河防洪能力差。洪水季节中,里运河经常倒堤决口、遍地漫流成灾,淮安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洪水过后,水源枯竭,航运和人民生活用水都出现困境。
新中国成立初期,里运河部分河段的宽度仅剩20余米,最窄处仅10米左右。在丰水期,水深也仅2-3米,只能通行30吨左右级的木船。枯水季节,则常常断航,甚至干涸见底,航运基本瘫痪。
里运河老照片
-里运河老照片
二、里运河原河道拓宽代价太大,决定截弯取直
据《淮安水利志》记载,处在市区的里运河老河道狭窄多弯,并有北门桥、水门桥、清江闸等跨河闸桥,两岸驳岸需拆除重建,沿岸工厂、民房需要拆迁的达25500多间,水下方数量大,市区出土困难,施工和水陆交通皆有矛盾,淮阴港发展也受到限制。加上淮阴向南还有板闸、河下等城镇,拆迁任务大。经过方案对比论证后,才决定对大运河原淮阴、淮安段进行截弯取直工程,新开一条河道。
循着淮安市档案馆里一份1958年的“大运河计划新旧河线对比示意图”的线索,可以了解“两条运河”之间的关系,也翻开了淮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治理大运河的奋斗史。
淮安市档案馆里1958年大运河计划新旧河线对比示意图
三、新京杭运河1959年提前建成,平地变身黄金水道
工程西端从原淮阴县(今淮阴区)杨庄公社起,南至淮安县盐河公社杨庙村止,于1959年9月开始施工。
据《淮海报》报道,淮阴专区在大运河工地上,投入了1.2万余名民工。第一期工程原计划应在1960年6月完成,但由于省、地委要求在1959年年内完成,淮阴专区又先后两次增派民工,使工程进展迅速,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完成。
大运河两淮段经过截弯取直最终建成后,形成里运河与新辟大运河并存,京杭运河航道的外移保全了古河道两侧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为淮安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空间、新动能。
大运河桥老照片
新大运河桥
所以,各位同学明白了淮安京杭运河和里运河的关系了吧。为曾经为城市发展的贡献者们点个赞吧,也为现在风光旖旎的河道景观带点个赞吧!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悦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