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贝币是什么朝代用的(贝币是什么货币)

导语:一起来学历史文化常识:贝·币——原来贝就是钱,币就是物!​贝、币都属于财物,并都曾作为货币出现。​从贝之字都与财物有关。“贝”自当指财物。“币”是货币,如硬币、银币、纸币、币值……。古代也早有。《史记·吴王濞列传》:“乱天下币。”裴弱集解:“币,钱也。”《汉书·食货志下》:“量资币。”颜师古注:“凡言币者,皆所以通有无,易贵贱也。​​然而,在更早的时期,它们的功用正好相反:“贝”代表货币。“币”指称财物。这是各自的本来面目。​“贝”,是个海贝的象形字,有甲壳的软体动物总称,我国最早的货币。​《盐铁论·错币》说:“幣(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素石,后世或金钱刀布。”桓宽这里指出最早使用贝作货币是在夏代。贝之所以作货币,一、可作装饰品,有使用价值;二、不必分割,是天然的计算单位;三、坚固耐久;四、轻小,便于流通。​属于夏商之间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就发现了天然贝、骨贝、石贝。河南陕县七里铺、郑州上街遗址也发现了骨贝。到了殷商中晚期,贝更为广泛使用。属于商代中期的二里岗上层的白家庄墓出土贝有460枚。​安阳大司空村发掘的165座殷墓中有83座墓出贝,著名的妇好(武丁配偶)墓出土海贝7000枚。在殷墟甲骨卜辞与商代青铜彝器铭文中常有“锡(赐)贝”、“商(赏)贝”的词语。贝,大者寸余,小者不足寸,价值不等,单位以朋计,十贝为朋。文献记载也多有反映。《尚书·盘庚中》:“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玉。”孔颖达疏:“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说文)也说:“贝,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与此同时,“币”不是货币。《说文•巾部》:“币,帛也。”按“币(幣)”从市声,敝声有覆盖义,覆盖于人之巾,故“币”本是赠人的纺织品,即赠人的礼物。​币常与玉一起,作给神的礼物。《周礼·天官·太宰》:“及祀之日,赞玉币爵之事。”郑玄注:“玉币,所以礼神,玉与币,各如其方之色。”用于馈赠宾客。《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道之不通,先人币财。”《成公二年》:“使介反币。”杜预注:“币,聘物。”扩大之,车马、玉器、钱财等聘馈享祀的礼物都可称“币”。《管子·国蓄》:“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刀布”是钱。这里的钱还是作为聘享之财,而不是交易的货币。再扩大之,则泛指一切财物。《战国策·秦策》:“王其为约车并币。”高诱注:“币,货。”此用于活人。《周礼·天官·宰夫》:“凡邦之吊事,掌其戒令,与其币器财用,凡所共(供)者。”郑玄注:“币,所用赙也;器,所致明器也。”明器是所赠随葬器物,赙是赠丧家的钱财。此用于死者。既然币成为人们交往中使用、随身携带财物的总称,实际上已成了包含一定代价的商品。因而到了汉代,“币”自然滋生了货币义(见上引)。​当“币”有了货币义时,贝已失去了古老而神圣的货币流通的使命。​说明:本文来源于黄金贵、黄鸿初《古代文化常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樊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