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孩子的主动性怎么训练(孩子主动性差怎么培养)

导语:百试百灵!3步解决孩子主动性问题如果有一个孩子,自己的事儿不知道着急,干什么都得靠家长催,不催就不动,那一般来说都是家长的引导方式有问题,尤其是小学三年级以前。从学前到三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干什么只在乎这件事本身好不好玩儿、有没有意思,他不会为了一个目的去做什么事。所以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讲道理,你应该怎么怎么做,要不然你会怎么怎么样。这么说没有用,因为孩子他不在乎。如果家长你非逼我干的话,好,那我就给你磨蹭就好了。那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办?今天分享一招解决孩子主动性的问题,百试百灵,建议家长点赞收藏,照着试一下。这个方法分成三个要点。第一,陪伴。不管家长想培养什么好的行为,我们最开始最好亲自陪孩子做一下,而且要使劲夸,让孩子觉得他自己干的非常的好,很擅长这件事。比如说,如果孩子写字不太好,家长可能就老摁着孩子练,结果孩子天天练也没什么效果。所以孩子也不爱练,家长也不高兴。这时候家长可以试着亲自陪孩子练,先夸孩子握笔姿势好,比如说“孩子你这个握笔怎么这么帅,你看爸爸也是这么握笔的,你这么点小孩儿,你拿笔拿的跟大人一样,你太厉害了!”还可以把孩子写的好的字全部给他圈出来,然后跟孩子一起来鉴赏。这样的话,孩子就知道他练字到底练成了什么样,他也会希望自己每一个字都尽可能写得好一点。这样的夸奖和鼓励会让孩子很高兴,觉得自己很厉害。第二,坚持。很多家长都很忙,没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坚持陪伴孩子成长。但如果家长坚持不下来,那我们孩子很难坚持。孩子才练了一次,还不知道怎么独立,怎么能把这件事给做好,他很需要有人带着他。建议家长一定留出一定时间,不一定要很长,但是要每天到点就陪孩子一起练,同时可以跟孩子研究怎么能把事情做好。这样的有效练习,坚持几天下来,孩子慢慢地就能独立把这件事情干好,不需要人再陪着。第三,打标签。家长还要学会给孩子打一个“标签”,比如说“练字小能手”等等。这其实是一个心理暗示。当孩子已经发现他能把这件事做好以后,你再有一个称号,一个“人设”,他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这样的小朋友。这个方法不光是练字儿,包括写作业、收拾房间、弹钢琴、锻炼身体等等,家长想培养孩子什么好行为,都可以用这同一招去试一下。不过,对于四、五、六年级的孩子来说,这套方法就不怎么管用了,孩子大了以后就没那么好哄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