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补天浴日的意思(补天浴日的典故)

导语:象纬11 补天浴日之功宋赵鼎疏曰:顷者陛下遣张浚出使川陕,国势百倍于今,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河之誓,终致物议以被窜逐。臣无浚之功,而当此重任,去朝廷远,恐好恶是非,行复纷纷于聪明之下矣。译:赵鼎上疏说:“当年陛下差张浚出使川陕,国势比今天强盛百倍。张浚有补天浴日的功劳,陛下有砺山带河永不变的誓言。(张浚现在)却最终遭到谗言,以致被放逐。如今我没有张浚那样的功劳却担任了他的官职,(如果我)迅速远离朝廷,是不是就能避开别人的议论呢?”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宰相。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赵鼎像及手迹赵鼎早孤,由母亲樊氏抚养成人。崇宁五年(1106年)登进士第,累官洛阳令。宋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1129年),拜御史中丞,次年任签书枢密院事,不久历任建康知府、洪州知州。绍兴年间,两度出任宰相,任内推崇洛学,巩固政权,号称“小元祐”。后为秦桧所构陷,被迫辞去相位,先后出任绍兴府知府、泉州知州。旋即被谪居兴化军,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置吉阳军。绍兴十七年(1147年),受秦桧陷害,绝食而逝,享年六十三岁。张浚(1097-1164)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唐朝名相张九龄弟张九皋之后,父张咸。南宋宰相、抗金派领袖。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历枢密院编修官、侍御史、知枢密院事、川陕宣抚处置使、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等职。隆兴元年(1163),封为魏国公。隆兴二年八月﹐病卒,葬宁乡,赠太保,后加赠太师。乾道五年(1169)谥忠献。南宋中兴四功臣之一。宋理宗时,以张浚、赵鼎为宰相典范,并将张浚列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图像于昭勋阁。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便有张浚。明成祖还将他的事迹载入《永乐大典》国朝忠传清代顺治年间,张浚等四十一位历代功臣从祀帝王庙。清朝时,汉州(今四川广汉)建有“三贤堂”,主祀杨绘、宇文之邵、张浚。张浚录几条南宋时期对张浚的评价:赵构(宋高宗):①有才而能办事者固不少,若孜孜为国,无如浚。②朕得浚,何愧王导。③朕与卿父,义则君臣,情同骨肉。赵昚(宋孝宗,赵构之子):①久闻公名,今朝廷所恃惟公。②朕倚公如长城,不容浮言摇夺。赵鼎: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完颜宗翰:自吾入中国,未尝有敢撄吾锋者,独张枢密与我抗。我在,犹不能取蜀;我死,尔曹宜绝意,但务自保而已。从这条可以看出,自古至今,再贤明的臣子,也怕谗言、小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样的例子史书上面俯拾皆是,所谓流言止于智者,但是历史上的智者有几人呢?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