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说的礼是什么(荀子认为礼是什么)
导语:《荀子·大略》:什么是真正的礼?
后世儒家过多地强调礼的外在形式,过分地强调礼在体现尊卑贵贱等级差异中的作用,几乎把礼的美好内涵抛弃得一干二净,这就难怪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反感,关键是它歪曲了礼的本来面目,败坏了礼的名声。其实,荀子早就对礼的本质阐述得清清楚楚。
01 仁义礼乐,其致一也
荀子认为,仁义礼乐是内在统一的,实现了这种统一性才算符合圣王之道。仁是礼的前提,就是说礼必须爱人,或者说仁是礼要达到的目标;义是礼的尺度,换言之,义是礼的底线,礼不能违背道义;而乐是礼的结果,礼的结果必须是美好的。
人主仁心設焉,知其役也,禮其盡也,故王者先仁而後禮,天施然也。
君主首先应该具备仁爱之心,学问应受仁心的左右,礼应该是仁心的完美体现。所以,王天下的君主应该先仁后礼,自然天道的安排就是这样的。
親親、故故、庸庸、勞勞,仁之殺也;貴貴、尊尊、賢賢、老老、長長,義之倫也。行之得其節,禮之序也。仁,愛也,故親;義、理也,故行;禮、節也,故成。仁有里,義有門;仁,非其里而處之,非仁也;義,非其門而由之,非義也。推恩而不理,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義;審節而不和,不成禮;和而不發,不成樂。故曰:仁義禮樂,其致一也。君子處仁以義,然後仁也;行義以禮,然後義也。制禮反本成末,然後禮也。三者皆通,然後道也。
亲爱父母,不忘故交,奖赏有功人、慰劳辛苦的人,这是仁心在不同方面体现出来的程度差别;重视高贵的人、尊敬地位高的人、尊重贤人、爱护老人、敬重年长的人,这是义所要求的社会秩序。行为举止都要恰如其分,就是礼所要求的社会秩序。
仁是爱心,所以亲近;义是道理,所以奉行;礼是分寸,所以成功。
仁有仁的适用之处,义有义的作用之途。仁,如果不在它应该适用的地方发挥作用,它就不是仁;义,如果不在它应该发挥作用的途径上被遵从,那就不是义。施行恩惠而不合乎义,就不成其为仁;合乎义的行为却不敢去做,就不成其为义;严格遵守礼节却不能使人们和谐,那就不成其为礼;大家和谐融洽却不能表现出来,那就不成其为乐。
所以说,仁、义、礼、乐,它们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君子根据义来处理仁爱之情,然后才有了仁;君子根据礼来奉行义行,然后才有了义;制定礼时要抓住仁这个根本,然后完善礼的具体细节,然后才有了礼。仁义礼三者都贯通了,才是圣王之道。
02 礼以顺人心为本
荀子还强调礼以顺人心为本,礼是服务于人的,而不是单纯为了约束限制人的行为。另外,礼需要将外在的财物作为载体,才能体现出它的内涵,但财物只是形式,不是礼本身。如果只看到礼的规范和形式,那么这种认识就太肤浅了。礼顺还表现为形式与内在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礼就是德行。
夫行也者,行禮之謂也。禮也者,貴者敬焉,老者孝焉,長者弟焉,幼者慈焉,賤者惠焉。
所谓德行,就是指奉行礼。所谓礼,就是对比自己尊贵的人要尊敬,对长辈要孝顺,对兄长要敬爱,对晚辈要慈爱,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要施恩惠。
禮以順人心為本,故亡於禮經而順於人心者,皆禮也。
礼以顺应人心为根本。所以,即使《礼经》上没有明确的条文,后来的人制定的行为规范只要是顺应人心的,都是合乎礼的。
文貌情用,相為內外表裡。禮之中焉,能思索謂之能慮。
人们因为礼所展现出来的容貌和与内心所用的感情,内外表里一致,这样的礼才恰到好处。能够按照礼的要求去思考才叫做善于思考。
禮者,本末相順,終始相應。
礼,应当原则与细节相互不抵触,结束和开始互相呼应。
禮者,以財物為用,以貴賤為文,以多少為異。
礼,通过财物来体现它的作用,根据贵贱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财物,通过财物数量的多少来体现差异。
聘禮志曰:「幣厚則傷德,財侈則殄禮。」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詩曰:「物其指矣,唯其偕矣。」不時宜,不敬文,不驩欣,雖指,非禮也。
《仪礼·聘礼》记载说:“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 贡品丰厚有伤德行,奢侈浪费败坏礼制。礼呀礼呀,难道只是指玉帛这些贵重物品吗?
《诗经》上说:“物其指矣,唯其偕矣。”物品之所以美好,因为它们适合。如果不合时宜,不能体现恭敬有礼,不能带来欢欣,即使很美,也不合乎礼。
总之,礼虽然是人为制定的,但仁义礼乐是内在统一的,真正的礼必须符合现实的需要,顺应百姓的利益。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曲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