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听课后的不足之处(听课后学到了什么)

导语:听然后知不足 听课后的五点收获和体会

这个学期先后在校内外共听了32节课,一种比较直接的感性的学习,对我很有启发,很有收获。现在的青年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多媒体运用熟练,师生关系和谐,理念、方法也是比较科学有效的,后生可畏,学到不少。

学期即将结束,双休日无事,现把听课后的几点收获小结如下:

1.注重任务导向。老师发指令,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目标明确。有的课发一张讲学稿,学习任务一目了然,笔头训练得到落实,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考为主线”的思路,效果好。

2.注意答案的反馈,比如一组题目,学生答问结束后,老师要求学生再把答案齐读一遍,加深了印象,活跃了气氛。有的老师,一组题目做完后,注意举手形式统计学生的正确率,以此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节奏,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对学生观察的敏锐及以生为本的理念。

3.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听说读写,板演讨论,想一想,做一做等,经常变化学习的形式,课堂气氛活跃一点,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较好的效果。初中学生一种状态下的注意力不会超过15分钟,所以,尽量不要一讲到底,也不要不练到底,一堂课至少要有三种组织形式的变化。

4.课堂的规则意识。开始怎么样,结束时怎么做,课后干什么,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井然有序,条理清晰,体现出课堂教学平时的训练有素。课堂的组织形式,每个老师的风格不一样,但一定要有自已的规矩,有了规矩,就用不着每堂课都强调,学生看到老师来了,就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也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规则造就学风!

5.利用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来进行教学。口答、板演、练习实物投影中出现的典型性错误,老师抓住不放,有错必纠,进行分析小结,效果较好。以前看到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说:“教3+2=5的教师是合格的教师,教3+2=?的教师是好教师,而用“3+2=6”这个错误来教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我们要用好这些资源,不要去追求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完美无缺,公开课也是这样。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