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微量元素肥的作用(微量元素肥的使用方法)

导语:微量元素肥好处多,抗病抗寒又增产,但混用问题搞不清,不如不施

目前已确定的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7种,即铁,锰,硼,锌,铜,钼和氯。由于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供应来源广,仅大气和降雨中的氯就远远超过作物的需求量,所以,农作物一般很少缺氯。其他微量元素主要由土壤和肥料提供,如果土壤贫瘠或施肥不合理,就会造成缺素症状,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一,微量元素好处多,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其中以硼,锰,锌的缺乏最多,缺锌的耕地可达到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微量元素肥又简称微肥,它可以改善作物的营养平衡,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并能增强作物的抗病,抗寒,抗高温,抗干旱能力。

如铁是许多酶的辅基,在作物呼吸,合成叶绿素,豆科作物的固氮等多种生命活动中起一定的作用。作物如果缺铁,则会失绿。

再如硼,它与作物花粉的形成,花粉管的萌发和受精有密切关系,也能促进植株根系的发育,特别是对豆科作物根瘤的形成影响较大等。缺硼的植株受精不良,籽粒减少,花而不实,蕾而不花,根尖,茎尖的生长点停止生长,侧根侧芽大量发生,形成簇生状等。

又如锌,它是作物合成生长素的必需元素,也影响作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等。缺锌的植株有一典型症状是叶小而丛生,叫小叶病。

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如果缺乏任何一种营养元素,其生理代谢会发生障碍,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使根,茎,叶,花或果实在外形上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将会引起作物的减产,这就是农作物的缺素症。

二,造成作物微量元素缺乏的主要原因

造成作物微量元素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统化肥用量的急剧增加,导致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缺乏,进而使得作物缺乏微量元素。

由于传统的化肥其纯度在提高,而随化肥副成分带入的微量元素减少,有机肥料投入少,大量元素投入多,微量元素投入少,土壤微量元素供应会越来越不足。

第二是高产品种作物的引进,从土壤中吸收了更多的微量元素,导致养分含量快速下降,微量元素供应不足。

再就是耕作制度的改变,农业集约化生产的发展,农产品商业化等,都会造成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减少,导致作物出现微量元素缺乏。

因此,要想作物高产优质,微量元素肥的施用已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施肥也越来越普遍。

但是,对于微量元素肥的施用,也要注意很多问题,特别是混合施用,这几点您一定要牢记!

三,微量元素肥混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微肥之间,微肥与化肥之间,微肥与农药之间的混用,必须要注意。

1,微肥的混合施用

微肥间,微肥与常用化肥间的混合施用,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是满足作物营养和土壤肥力状况的需要;二是混合后能使肥料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三是不能使其中的任何一种肥料的肥效降低。

微肥的混合施用,应看土壤和作物而定。一般来说,适于碱性土壤的硼,锌,锰,铁等微肥可以混合施用,而适于酸性土壤的铜肥则没有必要进行混用。

此外,尿素,磷酸铵,氯化铵,硝酸铵钙和过磷酸钙等肥料可以与微量元素肥混合施用,但必须是在干燥情况下作拌种或作底肥。除过磷酸钙肥外,其他的也可以混合喷施。

锌肥则不能与氨水,钙镁磷肥等碱性较强的肥料混施,最好也不要与过磷酸钙等可溶性磷肥混施,以免形成磷酸锌沉淀,降低肥效。

各种肥料与堆渣肥混施时,要注意逐渐稀释,充分混匀。最好是先跟少量细土充分混匀后,再加堆渣肥一起拌匀。

微肥兑水,兑粪时,应先把肥料兑成少量水溶液,再逐步分配到水粪中去,并充分搅拌,以免造成局部浓度过大而烧种烧苗。

此外,微量元素肥最好不要跟草木灰混用,更不能与石灰混用,以减少损失,提高肥效。

2,微肥与农药的混用

微肥能否与农药混合叶面喷施,要根据混合后是否产生沉淀或浑浊而定。如果混合后出现浑浊或沉淀,就不能混用,反之则可以混合。

虽然不浑浊对微肥本身的肥效没有损失,但是否会降低农药的药效,这也难说,得通过试验后才能确定。

另外,许多微量元素的原料都是由强酸或强碱制取的,成品中也会残留部分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这些离子会使微肥偏酸或偏碱。这些肥料用作底肥进行土施问题不大,但在浸根,浸种,拌种和叶面喷施时,则会因肥料过酸或过碱而对作物生长不利,如拌种时会影响发芽,叶面喷施容易造成烧伤等。

因此,我们在施用微量元素肥时,一定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要科学施用微肥,即一不可过量,二增施有机肥,三配施大量元素肥,四因地制宜施微肥,五防止对土壤污染。不同的土壤,不同的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存在差异,应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所表现出来的缺素症,做到缺素补素。

本文内容由小美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