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忤逆不道的真正解释(忤逆是什么)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草不黄俗话说308:忤逆·武业·武辣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忤逆不道的真正解释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忤逆不道的真正解释(忤逆是什么)

汤壶峤由于善于言词以及汤子敬对他的偏爱,在弟兄间的明争暗斗中,始终占着上风,就连汤家全部房租的收入,也几乎完全由他掌握,两个哥哥(引者按:汤式民、汤自修)对他无可奈何。如上所述,可见汤子敬一辈兄弟之间的那样忤逆,所以下一辈也就上行下效仍是只认得钱而不认人了。(蔡鹤年、陈诗可、兰襄臣、刘闻非、彭肇淮《“汤百万”的发家史》,《重庆工商史料》第三辑,《重庆工商人物志》,重庆出版社1984)

这是叙述重庆汤子敬(汤百万)的子辈兄弟之间明争暗斗、不和睦犹如“外人”的情况的,“忤逆”是什么意思?

一、忤逆

【忤逆】①对父母不孝顺:那娃儿~得很,经常把他妈气得哭。②不和睦:那两口子~得很,经常在屋头吵嘴闹架的。【按】《庄子·刻意》:“无所于忤,虚之至也。”成玄英疏:“忤,逆也。”《玉篇·辵部》:“逆,不从也。”《诗·〔鲁〕颂·泮水》:“既克淮夷,孔淑不逆。”朱熹集注〔传〕:“逆,违命也。”《左传·昭公四年》:“庆丰惟逆命,是以在此。”杜注:“逆命,谓性不恭顺。”可见“忤逆”是个同义联合词,其义为“违逆”、“不恭顺”、“抵触”。对父母不恭顺,违逆其意,就是不孝顺,故谓之忤逆。元代王实甫《破窑记》四:“状元郎仇恨记在心怀,忤逆女将爷娘不认睬。”《水浒传》第十二回:“(宋江)又恐连累父母,叫爹娘告了忤逆,出了籍册,各户另居。”可知俗称不孝顺父母的行为为“忤逆”,源起颇早。重庆话则推而广之,将意见不相抵触、情性不和顺亦以“忤逆”呼之。(重庆方言词解)

【忤逆找来孝和吃】~,不孝顺、不和睦。孝和,孝顺、和气。意思是工作时互不相让,斤斤计较,用钱时却互相照顾,友爱和睦。“戏子是孝和找来忤逆吃,我们船员是~。”(漩〔流〕259。重庆方言俚俗语集释)

【忤逆】不敬父母兄长:那点有你之种~不孝嘞人哦。

【忤逆子】不孝敬父母的人。[另:忤逆儿]——贵州汉语方言特色词语汇编

二、或当为“诬䛳”系词

不孝顺长辈、父母,是“忤逆”,应该没问题,而兄弟之间争讼纷纭、不和睦,用“忤逆”的引申来解释,似未达一间。

广安称亲属、兄弟之间因财物、父母赡养等产生纠纷、争吵,从而搞得互不相能,叫[wǔlá]/[wǔná];或称“[wǔ]業”“[wǔ]孽”,寫作“武業”和“武孽”。广安渠河以东方言音有个特点,泥母齐齿呼全部读如零声母,所以“[wǔ]業”跟“[wǔ]孽”读音相同。“業、孽”当是“㛪”的遗存音,因为从“奄”者本有“於叶切”一读,如殗、痷、餣、㡋等。

【诬䛳】与也。

【曳喦】《说文·㗊部》:“喦,多言也……读与聂同。”徐灏注笺:“喦从三口,而山以连之,即絮聒之义。”段玉裁注:“此与言部‘讘’音义皆同。”《玉篇·品部》:“喦,曳喦,争言也。”《集韵·叶韵》:“讘,詀讘,多言。或作喦。”而涉切,入叶日。《集韵》(日尼)辄切。盍部。

【诬挐】《说文·女部》:“㛪,诬挐也。”段玉裁注:“方言:挐,扬州会稽之语也。或谓之惹,或谓之䛳。注:言诬䛳也。又曰:诬䛳,与也。吴越曰诬,荆齐曰䛳。与,犹秦晋曰阿与也。按:㛪、䛳同字。挐上从如,李仁甫本如是,广韵同。”《广雅·释诂三》“贤,惹、䛳,挐也”王念孙疏证:“㛪与䛳同。”于剑切,去梵影。谈部。

《说文·手部》“㛪,诬挐也”徐锴系传:“挐,诬也。”

按:诬,与也。

【阿与】《方言》卷六:“与,犹秦晋言阿与。”

按:诬,《广雅·释诂三》:“诬、䛳,與也。”王念孙疏证:“诬、䛳,谓相阿與也。”“與”与“与”同。因此“诬䛳→曳喦→诬挐 阿与”可以组成组系,它们都有“多言、纷争”之义。当然“诬”与“曳阿”等配组,要有个轻唇化的过程。

三、忤辣 武辣

川渝称狠毒、恶劣叫“[wǔ]辣”,一般寫作“武辣”。

【忤辣】毒辣,凶狠:他之个人~得很,少惹他。

【武辣】①泼辣:你又太秀气了,若果能够~一点,我更喜欢。(〔暴〕风〔雨前〕319)②狠毒:他们整人的手段真~!

【武辣货】(贬)指武辣的人。唐姑奶奶是街坊上素有声名的~,今天扮了新娘子,而那张浓抹脂粉的脸上犹是气狠狠的。(李〔劼人〕选〔集〕三318)

[wǔ]辣”写作“忤辣”、“武辣”,似乎都说得过去。“忤”作“仵、迕”亦可。忤、仵、迕,逆也,犯也(拂逆);武,勇也,威也,“为民犯难者,武也”。如果写作“恶辣”,似乎贴切些。“可恶”之“恶”音去声,这里音上声,似乎也无妨。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草不黄俗话说308:忤逆·武业·武辣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