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即理是什么意思(王明阳心即理)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解读王阳明传习录之三十五:心即理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王阳明心即理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原文:
或问:“晦庵①先生曰:‘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②’此语如何?”
曰:“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
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词语解释:
①晦庵:即朱熹,朱熹号晦庵。
②心与理语:出自朱熹的《大学或问》。
译文:
有人问:“晦庵先生(朱熹)讲:‘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这句话正确吗?”
阳明先生说:“心即性,性即理,说一个‘与’字,未免是将一个东西分为两个了。这需要学者善于正确地理解。”
有人说:“人都有一颗心,心就是理。为什么有人行善,有人行不善呢?”
阳明先生说:“恶人的心,失去了心的本体。”
解读:
“心”、“性”、“理”这三个字阳明先生说他们是同一个东西,讲明这一点,还是要先弄清在阳明先生定义之前,这三个字在普遍意义上是如何被理解的。
“心”是人的主体直觉,涵盖对内在和外在的感应;“性”是天地万物公共之理在人之禀受;“理”是事物之“所以然者”,是永恒不变的宇宙本体。这是阳明讲学之前这三个字的意思。
阳明将这三个字打通为一个东西的依据在哪里呢?是以“心”作为中心来打通的,“性”也好,“理”也好,这些名称都是人定的,不是其他东西定的,即便是被其他东西定的,但是一旦是通过人的口或心投射出来,他们依然脱离不了人这个主体。
从这个角度出发,“性”所表示的天地万物公共之理在人所禀受之时,他投射的地方就是“心”,称之为“心即性”。那么天地万物公共之理从现在的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看,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请注意,这种所谓的“客观存在”是谁定义的?是山中的猴子还是森林中的大象,当然都不是,仍然是人定的。
当人用自己的心来描述和定义外在的“理”时,你本身必然已经不可避免地参与进来了,在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完全独立于心的“客观”,这也是所谓的“唯心主义”为什么可以在自有哲学以来的人类文明史中始终可以和“唯物主义”平分秋色的原因。
因为从逻辑上讲,“唯心主义”可以建立自己的一套自圆其说而且无懈可击的体系。当然,这里说的“唯心主义”还是从现代中国通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立场上来扣的帽子,在宋明理学那些大师级人物的观念中,他们是根本不承认这种定义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的学说并没有“唯”。用到了“唯”这个字,完全是站在现代唯物哲学的观点上得出的。同样的,“理”这个东西,到了阳明这里,就成了人心与外面事物之脉络相通处,这样一来,心就是理,理就是性,就可以一以贯之了。
从理论上讲通了“心”、“性”、“理”这三个东西其实是一个东西,那么“知行合一”就可以在理论上找到站得住脚的依据。“心”、“性”、“理”都是一个东西了,“知”的主体又脱离不了“心”,“行”的发端也脱离不了“心”,这种情况下,“知”和“行”又如何能不是一个东西呢?
阳明在这里反对朱熹的将“心”与“理”分开说的原因也正如上所述。但是,如果读朱熹先生的《大学或问》原文,能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也可以得出朱熹先生的意思其实并不是阳明所认为的是将“心”和“理”割裂为二。但是阳明要阐释清楚自己的学说主旨,这里也就顺手拿朱熹先生的话头当道具来用用,也只好暂时委屈朱熹先生一下了。
后面又问心为何有善有不善,阳明给出的解释是,不善之心是失去本体之心。其实在这里说的“善”,并不是和“不善”相对应的一个反义词,更恰当的解释应该是不偏不倚、无善无恶的理之本然。所说的恶,依然是那个偏离了的天理的心体状态,不正之谓恶。
欢迎关注我:
“一生伏拜王阳明、曾国藩,想交一起知行合一、修身养性的朋友”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解读王阳明传习录之三十五:心即理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