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为什么学了东西很快就忘没了(学的东西忘得特别快)

导语:为什么学习的东西很快就忘了?有什么规律?有什么办法减少遗忘?

为什么学习的东西很快就忘了?有什么规律?有什么办法减少遗忘?

今天回答以上三个问题,我想是很多学生、家长以及在不断学习奋斗中的朋友们感兴趣的,那么,就给个收藏吧!因为大部分内容只是我的复述,这些都是学者的研究理论,我进行了综述。

为什么学习的东西很快就忘了?

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是深感同受,想当年我也曾是一枚学霸,尤其是考前突击,因此也曾在很多考试中过关斩将,顺利通关,但后来发现自己考完试没多久,学的东西都忘了。到今天,记忆力远远不如以前了,发现以前临时记忆的很多东西也消失了,因此对“遗忘”这件事情也是耿耿于怀:为啥我学的东西都忘了,很快就忘了?如果我现在都还记得大部分,那我现在是不是很牛?!

所以,我要探究一下原因!

“遗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我们究竟是怎么忘记的?导致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细胞机制、大脑回路到底是怎样的》?前段时间,《每日科学》(ScienceDaily)报道,心理学家正在逐渐揭开遗忘的秘密……

遗忘,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吃惊中……)

紧接着,《神经元》(Neuron)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发现记忆形成之初的一个关键机制,原来也在“抹除”记忆。因此,此文作者说:“人们一直觉得遗忘是被动的 。但我们发现,遗忘是一个主动过程,而且有可能还是被调控的。”

言下之意,记忆可以自己主动选择、调控!

如果真的可以,那么我可以选择遗忘痛苦的、不好的东西,留下有用的、欢乐的东西!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进行调控啊!如果谁能自如调控,那肯定是学霸中的学霸了!

这个研究团队继续深挖,后来的实验显示:人体中一个很小的多巴胺神经元子集调解着记忆的获取和遗忘。多巴胺不是“期待感荷尔蒙?不是能让人产生快乐的“爱情多巴胺”吗?原来多巴胺有很多种。

而这种多巴胺在惩罚、奖励、记忆、学习和认知等过程起重要作用,它是一种神经递质多巴胺。进一步研究发现,脑中有一类特殊的神经元将多巴胺给两个不同的受体:dDA1和DAMB,dDA1受体负责记忆获取,DAMB则专门用来遗忘……dDA1的变异可致学习障碍,而DAMB的变异将阻碍遗忘。

甚至这项研究被自闭学者们用在了自闭症研究方面的解释,认为自闭学者在他们特长的领域有超强记忆力,但也许这些天赋并不归功于记性好,而是他们忘性太差了。所以,有必要开发促进认知和记忆的药物,以用来阻断遗忘;或者开发促进遗忘的药物,解除有些病人的“记忆痛苦”。

以上内容看的人有些云里雾里,总之,遗忘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有利有弊,对于学习这件事情而言,遗忘肯定是我们不想看到的,那我们就要研究一下以往的规律和特点,尽量在学习上,阻断遗忘,让知识学了就记住,不断让自己成长为学霸!

遗忘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提到遗忘的规律,就不得不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艾宾浩斯,因为他提出了遗忘规律曲线,同时对遗忘有很多研究。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实验: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让实验者记忆100个陌生单词,然后根据时间和保持的记忆量,做了一条曲线——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图例),表明:人们学习中的记忆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

从曲线可以得出,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学习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以上研究也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

但是这个曲线并没有考虑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所以,每个人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他们的曲线就有差异,另外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等,也会改变曲线的幅度。

所以说,记忆的方法很重要,通过更好的记忆方法,然后采取一些较少遗忘的措施,来让我们的遗忘降低!

有什么办法减少遗忘?

第一、记忆分为有意识的记忆与有意识记两种,对于科学知识,才更有效。 所以,想办法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自觉地和积极思考地去记忆更有效。比如用心看一遍知识,比比漫不经心地看十遍课文还有效。

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可是就是很难做到。这个问题就要想办法去锻炼注意力了,将我们的感觉、知觉、思维、情感都集中到一点,这样就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记忆下来。

第二、记住记忆不是一劳永逸的,根据遗忘规律要及时复习,而且复习次数应先多后少,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注意学习记忆过程中不要相互干扰,尽量避免。比如刚学完英语,不休息又去学语文,就会产生记忆上的干扰作用。所以,最好在时间上把两种近似的学科错开,不能错开的,安排一小段休息时间。

第四、保持记忆时候的注意力,有时候需要增强适度的动机、兴趣,以及正确的态度等。比如学生觉得这个东西很有用、很重要,或者很有趣、很有热情,他就积极主动,注意力集中。

第五、教学方式也很重要,不同的教学方式,决定了记忆率的大小。下面的图例是根据对学生和成人的研究,做出来的一个统计均值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学的东西立即能用,或者能教授给他人,记忆率达到90%,其次是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知识,记忆率达到75%,然后是小组讨论、充分思考,记忆率达到50%,再然后是示范、视听、阅读,最后才是讲座或者单纯讲课。

所以,很多学生学习不好,也和教学方式有关,和老师的教,和自己的学都有很大的关系。从这方面可以考虑如何提升教和学,让孩子增强记忆,提高成绩。

第六、和记忆知识、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一般情况,对熟练的东西遗忘得慢,而无意义的不熟悉的知识遗忘要快得多。另外,学习内容的数量,一般不要贪多求快,不然反而更容易遗忘。

总之,遗忘是一件让人苦恼的事情,但人必须有遗忘。只是我们在遗忘的过程中,难免调整的不好,把该忘记的忘记了,但同时把不该忘记的也忘记了。所以,了解遗忘规律,对于学习这件事情,如何提升记忆、减少遗忘,大家可以遵照本文的建议,来具体分析、规划。

感谢大家阅读!

高考倒计时93天,考前冲刺很重要,考前学习方法和建议

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学霸炼成记:量变到质变,外因到内因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萱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