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如何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如何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导语:怎么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培养对个体有什么影响?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是社会动机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

他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快,更好,获得更大的成功,追求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困难,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获得个人成就感。

个体的成就动机,与其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有关。

麦克利兰发现,高成就动机个体的特点是:

他们寻求能发挥其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

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信息的反馈,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不太在乎别人对他们的态度;

他们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

高成就动机者,事业心强,有进取心,敢冒一定的风险,比较实际,大多数是进取的现实主义者。

成就动机是习得的社会动机,要培养儿童高水平的成就动机应注意:

1.家庭教养方式

研究发现,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家长对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其子女的成就动机就越强。

此外,和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可以使儿童的成就动机发展较好,追求成功的热情较高。

而过度的管束和限制则会使儿童的独立性较差,成人后往往缺乏创造性和竞争力,因为他们缺乏成就需要。因此,从小就应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这是成年后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基础。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社会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的影响。

麦克利兰研究了三十多个国家的儿童读物,发现在高度发展的国家里,儿童读物中有较多的关于成就和成功的内容。

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的氛围有益于其成员成就动机的提高。

如:家长给孩子选好学校读书,一方面是这种学校有好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因为大多是概念性的分享,未免大家理解出现偏差。重点部分再强调一下。

自律训练严格并不是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控。

自律训练是培养孩子自己的动手能力,整理能力,归纳能力。

再简单一点就是放手的意思。当你把很多事情的责任放到孩子的身上的时候,这时孩子做好后得到表扬。会让他产生非常自豪的感觉。

为了再次得到这样的感受,他在下次表现中,会力求做到更好以得到再次的表扬和优秀的评价。这是正向的力量。

一味地管理孩子,令行禁止。只是让孩子听从你的意见。而不是他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力,不光这样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会让孩子失去进取心。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你,为了避免你的情绪伤害。他无法自己形成积极的心态。

成就动机的建立是让孩子确认自己每天有没有更进步,吸收到知识和提升自己的原始动机。这个能力才是孩子在未来的发展中,最好的傍身能力。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