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古词的特点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能写一首诗吗(古词有什么特点)
导语:了解古词的特点,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能写一首好词?
最初的词是可以唱的,它有专门的词谱,供词人填写。因此,词都有词牌,如《ト算子》、《西江月》、《水调歌头》、《菩萨蛮》、《渔家傲》等。后来词与谱分离,词牌也就成了只供填词用的固定格式。
词和诗不一样,诗的每一句长短基本上是固定的,词的每一句长短不一,所以词又叫长短句。当然每一种词牌的字数是相同的。如《菩萨蛮》共有四十四个字,前两句,每句七个,三、四句,每句五个字,最后四句,每句也是五个字。
词还分为单词、双词、三叠、四叠。词的一段称为“阙”,又叫片,单调的词不分段,双调的词分为上阙和下阙。以李白的《菩萨蛮》为例: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这首词上阙是从“平林漠漠烟如织”到“有人楼上愁”,下阙从“玉阶空忙立”到“长亭更短亭”。
又如《渔家傲》共六十五个字,有七个字一句的,也有三个字一句的。以范伸淹的《渔家傲》为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的上阙从“塞下秋来风景异”到“长烟落日孤城闭”;下阙从“浊酒一杯家万里”到“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叠分为三段,四叠分为四段。
词还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过去把五十八个字以下的叫“小令”,五十九个字到九十个字之间的叫“中调”,九十个字以上的叫“长调”。
前面举例的《菩萨蛮》就是小令,又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也是小令。这首词是: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首词共二十七个字,因而属于小令。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永遇乐》共一百零三个字,属于长调。这首词是: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無,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胜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词也和诗一样,需要押韵。在不同的词牌里,押韵的位置也不尽相同。但每个词牌的音脚是固定的。如晏殊的《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词中的“露”、“户”、“树”、“路”、“处”都是韵脚。
词的押韵和诗不同,它既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如《忆秦娥》、《念奴娇》等,都压入声韵(仄韵)。词的押韵比较灵活,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
词和律诗相同,有的词牌也有对仗,而且是固定必须仗的;但也有的词牌对仗是不固定的。欧阳修的《踏莎行》对仗比较工整。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首词中,“候馆”对“溪桥”,“梅残”对“柳细”,“寸寸”对“盈盈”,“柔肠”对“粉泪”,对得相当工整。
关于词的平仄声,由于原先是配合曲谱歌唱的,因此对平仄的要求很严格。以《菩萨蛮》为例: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我国诗词创作上一个很重要的艺术手法,即“比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兴,实际上现在已作为比喻来理解了。作者通过比喻来寄托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或抒发个人的思想情感等等。比兴往往能引起读者的种种联想。如王沂孙的《齐天乐》: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这首词,题上标明是咏“蝉”的。词中句句写的是蝉,但是作者托物寄兴,通过写蝉来抒发本人对当时家国兴亡的感情。正如《宋四家词选》对这首词评语是“此家国之恨”,因此,当我们在欣赏一些怀古诗词,描写山水景物诗词时,不要单纯从字面去理解,应结合作者本人的遭遇,写词时的政治观点、思想感情去理解,才不辜负作者匠心之苦。
本文内容由小琪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