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深州古城图(深州古城在什么地方)

导语:深州古城建筑艺术——建筑物的妙用

作者 白汝博

深州城的堤圈是人工开挖造成的一大土岭,至今张法师和新村一带,还残留着遗迹。它为城内居民障蔽了漠漠的黄沙和酷冷的北风。使古城池半隐半现。堤圈和池隍(指城墙外的护城河),西北段最大,西南次之,再次是东北,最小的是东南段。它在当时有隔音、绝尘、返照和调节季风的作用。这是因为地面吸热快,散热也快;而水面吸热散热都慢的缘故。东北风虽冷,但多是湿润的。常伴有小雨、小雪,春秋两季的西南风较多,不热但干燥。前面所说的“卧牛城”,收拢了温煦生发的东南风,回避了干旱萧杀的西北风。然就其局部来讲,并非与整体一致。这就是一般性中的个别性,普遍性中的特殊性。总观大体,仍不脱向生而背死的原则。如北大街路西的居民比路东的多,因为西北面的城墙挡住了西北风。五百年前的筑城者们除西北一段城墙设计成西南、东北方向外,还做了更为巧妙的处理,使之向内凹弯,与西北方向呈锐角形的城角联系起来,起到分割、缓和西北风的作用。这样,便使这一带居民如同戴上一顶毡帽。衙属设在凹弯中间而稍偏东,西北风吹来的气流几经冲荡,回旋转而往北,把呼啸、阴寒、浊秽留在外面城角的凸处;把湿润清新的空气飘送到衙属和城内。至今城墙根外的地面,凡是城角处则最洼,向东北逐渐增高,而凹弯又形成一个弓弦至弓背逐渐高的土坡。由此可知,风激浪涌带来的泥沙,加固了这一段做为衙署屏障的城墙墙基。东北城墙北段为东西方向较短,东段斜向东南较长,这样便形成一个扇子形,它既能收敛从东南方向吹来的温风,又能把西北风和东北风吹向东南方向去,现在堤圈内的积水处和洼沟处,以及城圈外的积沙处,都能看到风吹的痕迹。这种形式的城墙,一则蔽护了北大街东侧北部的居民,二则东侧南段的居民,因接东大街,腹背受阳光照射,是得益之处,西大街路北的胡同,多是朝向东北;路南的胡同则不同程度偏向西南。这样便避免了西北风的侵袭。西北风吹进西大街后,经过路南房舍的缓冲和一条条胡同的收敛,待旋转到衙门口前(此为全城至高点)时,风势已大大减弱了。南庄是承接南关趋向西南的村庄,北低南高,北口适处西南隍池和东南隍池的交接处,收拢着由左右池面吹来的北风,又避免西北风和东北风的侵袭,在南关南端高坡上西侧建了一座佛寺和一座龙王庙,庙前有一眼水井和一座南朝北的大戏楼;东边是庙宇之类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除了挡风之外当然还有其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意义。

城内街道,犬牙交错,开阖有致,既不使其太通畅,也不可太壅塞,如人体之脉络。南大街和北大街之所以分为两段,东西错开,就是为此。这样除了平衡气温外,还有战备意义,如来犯之敌从北关攻城到十字街时(指小十字街),欲击衙属,必须往西折又北才能攻打官属。可是,当经过曲折的北街时,很容易随曲就弯地误入南小街。一旦进入南小街,便受到东西小巷伏兵的袭击和东西大街官兵的堵截;来自西面的敌人,必须绕到西南方才能进入西关、西街,而当其迂回前进时又很容易被守卫在西北角城楼上的士卒发现而被击退,即使不被发现,在通过西关吊桥和西城门的道道关卡遭到守军的重重打击后,仓惶之间又很容易滑过衙门口直入东大街。与此相配合的是衙门口西侧有将军庙、关帝庙、八蜡祠等建筑,其后面又有关帝庙、吏目署、州判署、五道庙、土地庙等建筑,在衙门口东侧有防守署,以署衙前面的影壁、牌坊看去,颇似一座庙宇,迷惑人的眼目。

深州衙属建筑严谨,即使是楼、橹、亭、台的小建筑也亦为他州所罕见。据道光七年《深州志》里图看,尹侃所造城墙四隅楼亭,西北隅的钟楼为圆形攒尖顶,西南隅的儆亭是方形攒尖顶(即尖顶,也叫四面洒水);二者对应,成为“乾坤”、“天地”之势,是谓天圆地方。根据“钟鼓相应”的道理,儆亭很可能是置鼓的地方。悬钟于楼,鸣钟报点;置鼓于于亭,击鼓报更。远近回应之声,飘荡在古城之上空。

东北方,在八卦计位中为“艮”,艮者,山也。所以东北城角上的眺楼为长方飞檐山顶形。东南城角上是魁光楼,六角形,一面有门,门朝南,五面有窗,外观三层,实际里面是两层,渐上渐小,顶端有葫芦和三尖叉。这些各自不同的造型,是与其所处方位有关,东北角的眺楼之所以呈方形,是为了城下居民遮避风寒,而山顶形,能为本身减少风雨摧损。总之,亭台楼阁和千姿百态的建筑,看似简单平易,实为“寓繁于简”,非大手笔所可成就也。

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6年),知州张凤翼修城时,在东南隅造“文笔峰”,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知州尹侃修城始改“文笔峰”为“魁光楼”。据老人们讲,它还叫“魁星阁”,俗称“砖塔”,州民则称之为“拴牛橛”,塔的前后左右,皆有通路,门里是石板铺地。相传塔的下面有一眼井,名曰:“海眼”。塔的底层有沿壁通道,顺道盘旋而上,直达顶端。上层塑有彩色魁星泥像,头戴道士方巾,身穿宽袖锦袍,络腮长须,左脚向前,右脚后跟翘起,左手执笏,右手执朱锋大笔,瞪目作“朱笔点状元”之势。据新出版之《辞海》:“魁星”是“奎星”的俗称。“奎星”原为二十八宿之一,后被称为主宰文章兴衰之神,其源始于汉代纬书《孝经缓神契》“奎主文章”之说。后世遂建“奎星阁”以祀之。顾炎武之《日知录》云:“神像不能象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故魁星神像头部象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之大弯钩;一手捧笏,如“魁”字中间的“斗”字;一手执笔,意谓用笔点定中试人之姓名。

魁星阁的西侧,是芜蒌亭。汉时饶阳有芜蒌亭,是汉光武刘秀走国冯异进豆粥之处。深州芜蒌亭始于明代,据今老人们讲,亭式为六角形,攒尖式瓦顶;有短栏,可供以游人小憩,亭前有龟跌石碑,上刻“古芜蒌亭”四字。

城东南隅一带较温湿,春来较早,人们常从这儿登上城头游览芜蒌亭和拴牛橛。据说,民国年间有一位县官,亲自动手开辟了一小块土地,以作农事园地,其址就在芜蒌亭和拴牛橛的南边。朱靖旬书南城扁额“南风解愠”主要指的就是东南一带,有典出于《尸子》:帝舜弹五弦琴,以歌南风。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愠”烦热郁懑也,怒也,恚也。在黑暗的社会不仅压迫的劳动人民有这种心情,就是官署里的官僚和差役,由于案牍之繁劳、科役之摧逼,上司命令实施的困难等,都能产生这种“愠”的心理。于是他们到堤圈里怀渊明、诵“离骚”,“渔舟唱晚”……,庶几亦可解“莼鲈之思”;其有识者,观鱼飞可以知将雨,听鹳鸣可以知阴晴,农桑丰欠关系着一州一县的钱粮,对州官县令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