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揭阳潮汕在哪(揭阳潮汕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潮汕地区有个叫“揭阳”的地方,让人怀念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揭阳潮汕在哪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揭阳潮汕在哪(揭阳潮汕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揭阳西湖准备端午龙舟比赛的船头

城市化进程加速到现在,似乎快要到一个平稳期。一旦是城市,在内陆的每一座城市,都有近似一样的道路、建筑和江景。生活在城市里地人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制于此,以为的自由,只是大一点的围城而已。加之日常的时间,都是近似的朝九晚五地日复一日,这显得节假日会是一个个的标记,来区隔自己日子过得的不同。均匀分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无论是回家探亲还是外地旅行,都是禁锢在城市流水线工作的人们那为数不多的选择。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地方。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始建揭阳县,以县西北秦戌五岭之一的揭阳岭而得名。1991年12月设为地级市,是潮汕地区历史较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兴城市。

揭阳是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其历史悠久,境内榕江流域地区曾是古粤东、闽南的区域中心和潮汕文化的发祥地。

一、交通

潮汕/揭阳位于广东东部

从快节奏的一线城市,到二三线的广东揭阳。把日常节奏按了一下暂停键,坐上飞机期待目的地里未知的惊喜。还来不及睡一觉,就切换到了另一座城和另一种节奏里。红眼航班落地后,用滴滴打车一提交订单就立马打到了快车,那是凌晨1点,从机场过高速去往揭阳,1小时大约200元多一点(含深夜服务费)。在揭阳潮汕国际机场的到达,停车场处竟设有滴滴等候区。公共出租车不那么密集的地区,滴滴倒是覆盖得到位。高速路深夜并没有两侧的路灯,夹杂着一点细雨打在侧窗,显得有些迷离。

后来发现,无论去哪里,都能立刻打到快车,是供大于求的快车业务。跟快车司机了解到,在揭阳开快车并不能挣多少钱,乘客比较少,远单少,但平台提成不少,除去油钱日常保养费,给司机余下的所剩无几。正巧朋友的弟弟也是在考虑是否要在揭阳去拉快车。她说,如果挣不到什么钱,还不如不买车别开始。因为一旦有了车,额外的支出也会加剧了。那时起,我开始观察,本地人靠什么为生。如果自己生活在这里,要如何融入?如何养活?也许就开个深夜粥店了。

这几天住在朋友家,在村子里。骑摩托车到镇上大概15分钟路程,由于穿过村子的主路是通往一个旅游度假村的,所以主路修得尤其好,铺了柏油路,不时也会有不少豪车开过。但总体来看车流量并不大,道路两旁绿植环绕,骑上摩托慢慢开着,不慌不忙。尝试着分辨着叫出花草树木的名字也是种乐趣——哪怕不知道是什么也能自己起个名儿,绿油油一片,互生互绕,生机勃勃。

话说,摩托车、电动车算是当地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了,再远一点就要想着叫车了。正好朋友的妹妹要回打工的城市深圳了,大家都在帮忙看揭阳附近能火车到深圳的车次,怎么刷怎么抢都是无票。也只能选择最不靠谱但也算是有座位的大巴了。节假日出行,往深圳的各条路线都是爆满了。无奈只能兜底选择大巴。从揭阳到深圳的大巴,可能4小时到,也可能8小时。朋友说,不远回忆起的节假日坐大巴,那是难熬的一路。

从村里往火车站,可以叫快车,也是可以在村子小卖铺约一个熟人的车。虽然说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报酬都是邻里间默契给就行。只是,后来发现,打一个快车比熟人送,其实更便宜,而且也免去了人情的来往。在快节奏的大城市居住的法则就是,避免一切可能的无关紧要的交流,哪怕是眼神对视,最好用手机屏幕遮挡。可能连自己屋子旁的邻居的脸都不曾见过,也避免招惹别人。而在村里,家家户户都能消息互通连接起来,好的不好的都能共享这联系。

二、食

凌晨快车路过小镇,发现道路两旁的夜宵店正火爆,都开着。供应粥、粿条、烧烤什么的,有些小兴奋。南方就是不夜城,哪怕夜深人静时,也总能找灯火阑珊。

吃了第一顿牛肉火锅。名不虚传,限量供应的当日新鲜牛肉。在一阵暴雨中,驱车来到一家铺子,将近晚上十点。有点错过了饭点,十几张桌子摆出的大排档,还没来得及收拾干净,在朋友的安排下赶紧坐下开始点肉。担心被别人抢先点完,就吃不到了。据说,当地人做生意就是很随性,高兴就开门,想休息一下就不开;当日供应的牛肉去晚了肉卖光就没得吃。跟生活的城市近乎无限供应的商业味道大相径庭。钱是挣不完的,挣钱也是为了快乐生活,这一点他们想得很明白。

开饭前烫餐具

对了,开饭前便惊讶了。大家打开餐具,朋友的妹妹便张罗着给全桌人烫碗筷。据说在这里,都要进行如此的“仪式感”。是食客很挑剔吗?或者说,也是本地人经验的积累变成群体智慧,饭前开水烫过的餐具可以降低微生物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毕竟,新鲜的食材,哪怕生吃也是可以,那么配套的餐具得确保尽可能干净。正如闷热火辣的重庆,新鲜食材极其容易繁衍细菌,凉面、小面里都要加入蒜水,尽量避免闹肚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习惯生活作息,都能圈出一簇簇人群。

潮汕牛肉火锅新鲜供应的牛肉

大厅窗口切牛肉的小哥,一刻也没停歇,一直在切肉装盘。我们边吃边看着这些肉,似乎还散发着血性的热气,大口吃肉管饱。清汤锅一烫,鲜红的牛肉变色后立刻捞出,选择自己喜欢的蘸料大口吃下,很是满足。广东人不怎么吃辣,但这家的辣酱却很受欢迎。这时打开一瓶长得像白葡萄酒一样的饮料,苹果醋也是很流行。听说近两年潮汕牛肉火锅在当地开始流行,也许是外地食客宣传出去的吧。几乎每条街都能看到一家牛肉火锅。当地每天要宰十几头牛,供应给附近的大小餐馆,也都能吃光。

鲜红泛紫的牛肉

一碟牛肉上桌,下锅一涮,三两下分光。的确新鲜,颜色深红,入汤一两秒变色就熟,毫无腥味,入口滑嫩。汤底里还可以加入牛杂,也是软糯又劲道,同样没有肉腥味。回想北京的鲜牛记,摆盘一片片展开,筷子一撸也就一碟也就一筷子,比不得这里的爽快和新鲜。

一烫便熟的牛肉

潮汕人体型都偏瘦,想必是跟饮食习惯很有关系。主食是各式各样的“粿”,也就是大米磨碎后做的东西。一碗也不如东北菜那样满,吃完胃觉着刚刚好。粿,如果是面条装得,就是粿条;米浆蒸熟加料就是肠粉;还有经过一点加工后很咸的咸粿条等等。早餐一般就是粿条加一点配菜。按照饮食摄入量来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 3:2:5,都恰到好处,均衡摄入各种有效营养。

饭后一杯茶,帮助清肠消化。当然,也可以说无时不刻都可以喝茶。去朋友的朋友家拜访,热情地问候要不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米茶,当然应声答好。于是,热情洋溢的待客之道下,一行人坐下聊天,主人家也熟练地准备着茶饮,客人也有得聊。

揭阳的“米茶”

聊天时,家里的小朋友好奇地看着陌生的客人,大眼睛上下打量着。有趣的是,几乎每家都有两三个小孩,两个是及格,三个是刚好。人丁旺盛的潮汕人家,这也是为何揭阳常驻人口将近600万,几乎靠人口总量跻身二线城市之列。潮汕的女人都很厉害,对内能自己独自带小孩,对外做生意有头脑有担当,也能拿主意。我朋友在家里如同顶梁柱一般,“主持”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决策着家里大事。比如,怎么建新房子,弟妹的择业指导等。我们作客的这户人家,女主人自己一人带两个女儿一个小儿子,给我们介绍着这里的有意思的事,善于沟通活泼好客;话不多的男主人在一旁默默地做功夫茶,分给大家。

梅汁水果的玻璃车

梅汁水果

当然,当地的美食免不了提到各色各样的小吃。亚热带的水果也尤其多汁,而只有揭阳才有的梅汁水果是朋友给我们的首推。据说梅汁是需要两三年腌制得来,一大车新鲜切好的水果摆在玻璃车内,光看就食欲大增,无论什么水果加上梅汁,总能融合到一种非常适宜的甜度,如催化剂般让水果增味不少。在那待了三天,就吃了两三次梅汁水果。挑剔的揭阳人,对于食物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新鲜度,无论是牛肉还是水果。牛肉隔夜便觉不好吃,水果隔夜更是要扔掉了。

凉茶

西米露芋圆双皮奶

市场上的不知名的小吃

深夜 粥

喜欢逛集市,总能在踱步闲逛里发现街道两旁不同寻常的东西。

只有早上,集市才是集市。慢慢走慢慢逛穿梭在拥挤的人群里,哪怕骑着摩托穿过也只能缓行避让。张望着脑袋好奇地询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便是出游带来的探索未知的乐趣,开心地想尝鲜。还有之前提到的,任性的摊贩主人,限量售卖的东西,卖完就收摊回家喝茶了。

下午的集市,毫无人气,无论是商贩还是购物者。闲着的某天想去再吃集市的小吃,下午去看,差点认不出还是那个集市了,街道似乎变得宽敞,熙熙攘攘的人群消失了。而双皮奶、龟苓膏、芋圆,是熟悉的甜品,引入到了大城市,标准化流程,开了连锁店,在全国各地的商场里都吃到。但同样地甜品,本地总能尝到当地才有的食材做出的不同口味。城市化进程推进,同质了大家的口味。人们普遍越来越能吃辣,越来越能消耗油腻和甜。

三、景

注意到好多地方都有相似的瓦片搭建的土屋,辨识度极高的屋檐。看腻钢筋水泥搭建的筒子楼,这样的朴实土屋蛮有韵味。而朋友家村子的祠堂恰好如此。她说,小时候她跟奶奶还住过这里。

祠堂围墙

红坡村祠堂

朋友家所在的村子是为数不多的说客家话的客家人,周围都说潮州话。她能听懂也能说一些,不过小时候还是用普通话跟他们对话。祠堂是一个村子里举办大大小小的活动聚会的地方,如春节、祭祖等。居住在那的人会觉得理所当然,但对于我们这样的外人来讲,想象着这是一种未曾体验过的宗族归属的仪式感。难得可贵的是,仍旧保持着。

欢迎➕关注「喜欢旅游」:喜欢旅游,喜欢玩,喜欢吃,统统都是一种态度!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潮汕地区有个叫“揭阳”的地方,让人怀念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