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魏晋南北朝和东晋西晋的区别(魏晋东晋)

导语:魏晋南北朝——东晋

一、背景

魏即曹魏,晋即司马懿开创的西晋和司马睿的东晋。

两晋历时153年,西晋(266—317),公元317年西晋末代君主被杀同年,东晋司马睿于南方称帝(317—420),无缝衔接。

此时北方中原正遭受“五胡乱华”,匈奴刘氏正盛。

二、司马睿建国

琅琊王司马睿在晋元帝时(307年)就察觉中原乱像,移居江南。

前期

司马睿到南方后,与八王之乱最后的东海王封为镇东大将军,领江苏等地,成为名义上的江南地区军事首长。

随之南迁的还有一直与琅琊王交好的世族王家兄弟,他们也被封为一州刺史,王家倾心拥戴司马睿。

此时司马睿在南方的势力名义上已经是统治者。

王氏倾心拥护,但江南大家族对这位新贵十分冷淡,对自北方南来的“伧父”(南人对北人的蔑称)心怀鄙夷。

巧计

王氏兄弟为世族大家,来到江南10年左右,又被封为州刺史和都督,于某种情况而言,在对世族的影响上要大于“政府性质”的琅琊王。

王氏兄弟看出琅琊王不利情况,于是就让琅琊王自行出游,随后王氏兄弟均跟在后面陪同。

南方大世家看到后,知道司马睿非常十分的受北来大世家的拥护,可能会成为江南新主,于是率先示好,自此江南大家族也开始接纳琅琊王。

另一层原因是中原已经受胡人侵乱,南方世家以求避免胡人南侵,才表示拥戴司马睿。

后期

随着江南世家改变态度,司马睿在王氏兄弟的拥护下得以称晋王,随后称帝。

三、东晋兴衰

流民

北方由于战乱不止,汉人深受胡人的迫害。

东晋的建立,使水深火热中的中原汉人心存一线希望,于是大量南迁。

流民日间增多,政府下令管制,由于前期管制不利,各种流民小政府不计其数,后期便出现五斗米教叛乱,历时十多年,对东晋衰亡有很大影响。

王氏兄弟

王氏兄弟王敦、王导辅佐晋元帝司马睿开国有功,王敦负责军事,王导居朝为相,两兄弟大受封赏。

王敦佐命之功显赫,又掌握重兵,居首都建康(南京)上游,占尽优势,不免孕育野心。

晋元帝心存戒惧,就派两军驻守王敦两侧,王敦遂叛,攻入健康,自领丞相之值,后晋元帝病死,王敦欲称帝,但王导为首的公卿大臣消极怠工来抵抗,王敦无奈返回武昌。

后晋明帝上位,讨伐王敦成功,王敦不服回攻,又败,后王敦病死,王敦之乱结束。

淝水之战

东晋建国60多年后,北方中原战乱已经到了第四波,前秦荷坚的称雄时期。荷坚欲率兵南下,统一天下。

此时东晋各方管制逐渐进入正轨,南北方的隔阂日益减少,东晋基础逐渐牢固,举国一致,共拒胡人南下,淝水大胜,荷坚兵败被擒,前秦灭亡。

北伐

淝水之战后,北方中原再次陷入混乱,各国政权无数,以后秦和北魏为首最为强大。

淝水之前便有过两人北伐,一是祖逖北伐,二是桓温3北伐,但都收获不大,其中恒温掌军多年,晚年欲称帝,后病死,其子欲取而代之。

后被第三次北伐者刘裕平定,刘裕平定桓氏之乱后,手握兵权,成为东晋实际的统治者。遂即开始北伐。

刘裕两次北征灭了雄距中原七八十年的羌氐后秦和鲜卑南燕。后期由于力所未逮,在占领长安后被匈奴夺回,再度回到南方,不过此时东晋版图已经较先前扩大许多。

四、灭亡

刘裕北伐返回建康后,声威盖世,遂即代晋称帝(420—589年),国号宋。

宋是“南朝”历史的肇始,历4个朝代,宋、齐、梁、陈。

十几年后北方拓跋魏统一北方中原,北方胡人战乱结束,称为北朝。

这169年就是“南北朝”时期,中华文化结束了一百多年的战乱,再次开始复兴。

五、结语

魏晋南北朝小国林立,戎狄蛮夷肆虐,中原文化已经被迫害殆尽,东晋于乱中而立,偏安一隅,使中华文明得以保存,为后续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品历史好茶:伯爵大红茶】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余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