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宝石的光学效应有哪些(宝石光的特征)

导语:宝石熠熠生辉的秘密——宝石的光学效应

这样的宝石是不是很漂亮,镶嵌起来会更好看喔

宝石因为具有美丽的颜色、灿烂的火彩所以让人沉醉,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宝石更是美中之美。

在宝石学中共有六个特殊光学效应,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这些特殊光学效应,我根据它们的产生原由把它们分为由结构引起的、由内含物引起的和由光照特性引起的三组,并对它们进行一一讲解。

宝石光学效应表

一、结构引起的

某些宝石因为自身特殊的内部结构会产生特殊的光学效应,比如欧泊,它是由无数个二氧化硅小球堆叠而成的,所以当光照射在欧泊表面时,光会发生衍射,因此导致它的色斑颜色发生改变,进而产生变彩效应。

『变彩效应』

宝石的特殊结构对光的干涉、衍射作用产生颜色,且颜色随着光源或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变彩效应。常见的产生变彩效应的宝石有欧泊、拉长石等。

欧泊和拉长石

其中欧泊是典型的具有变彩效应的宝石,它特殊的结构决定了其变彩能力和变彩特点。

光进入到欧泊内部发生衍射

拉长石是长石类具有变彩效应的宝石,长石类的宝石很多,而且它们的光学效应都不同,在宝石光学效应(二)内我会详细说明。

『月光效应』

某些宝石在转动一定角度时,可见表面呈现银白色或淡蓝色的浮光,形似柔和的月光,所以称为月光效应。

月光效应多出现在长石类宝石中,当长石具有月光效应时,就称为月光石。月光石的结构很特殊,它是由正长石和钠长石这两个种类的矿物分层交互形成的,超薄的交互层状结构使得光进入月光石后产生干涉作用,所以出现浅蓝或乳白带银色的光晕。

月光石

二、内含物引起的

这是宝石光学效应产生最多的一个原因,当宝石内存在针状或空心管状包裹体时,极有可能产生猫眼或星光效应。当这些包裹体相互平行时,产生猫眼效应,当这些包裹体相互交叉时,则产生星光效应。当宝石内具有金属光泽的矿物薄片呈定向排列时,包体经过光的反射后会形成砂金效应。

石英猫眼内,清晰可见平行排列的针状包裹体

星光红宝石内交叉排列的针状包体

日光石内的矿物薄片包体

『猫眼效应』

在平行光线照射下,某些弧面形琢型的宝石的表面会出现一条明亮的光带,该光带随光线的转动而移动,因为看上去极像猫细长的瞳眸,所以称为猫眼效应。

如果你在逛珠宝市场的时候听到商家说这颗宝石是猫眼石,其实他指的是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

猫眼石(金绿宝石猫眼)

注意:“猫眼”是宝石学里的一种特殊光学效应,在作为一种宝石名称的时候仅指“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根据宝石学命名规则,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在命名的时候,必须要加上宝石种类名称,比如具有猫眼效应的祖母绿的名称为“祖母绿猫眼”。

自然界中,可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宝石很多,比如金绿宝石、石英、阳起石、海蓝宝石、矽线石、碧玺、碧玉等。

阳起石猫眼、海蓝宝猫眼、方柱石猫眼、磷灰石猫眼

『星光效应』

在平行光线照射下,某些弧面形的宝玉石的表面呈现出两条或两条以上交叉亮线的现象,称为星光效应。星光效应的类型有:六射星光、四射星光、十二射星光,如果是三条交叉的亮带,为六射星光,如果是两条交叉的亮带,则为四射星光。

常见的产生星光效应的宝石有:红宝石、蓝宝石、石榴石、粉晶、透辉石等。

星光粉晶、星光蓝宝石、星光石榴石、星光透辉石

『砂金效应』

宝石内部含有大量有金属光泽的矿物薄片,这些矿物薄片在光的反射下出现的闪烁现象就称为砂金现象。常见的具有砂金效应的宝石有日光石、东陵石等,有些人造的的砂金玻璃也会产生砂金效应,比如蓝砂石。

日光石、东陵石手镯、蓝砂石手链

三、光照特性引起的

『变色效应』

在不同的光源(日光或灯光)下,宝石呈现出不同颜色的现象就是变色效应。

最著名的有变色效应的宝石是金绿宝石变石,它又名亚历山大变石,因为它是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位的时候发现的,所以得名亚历山大变石,它在日光和荧光灯下呈绿色,在白炽灯下,则显示为红色。

亚历山大变石

具有变色效应的宝石除了亚历山大变石外,还有水铝石、蓝宝石、电气石、立方氧化锆、尖晶石、石榴石、萤石等。

萤石变石在日光下呈现蓝色,在白炽灯下呈现蓝紫色。

萤石变石

水铝石变石在日光下呈现黄色,在白炽灯下呈现橙色。

水铝石变石

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可以增强宝石的视觉效果,并且提高它的商业价值,那么究竟什么光学效应才是最珍贵、最能提升宝石的价值呢?这个问题我留到宝石光学效应(二)里跟大家一起讨论,如果你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话,千万不要错过下次的课堂哦!

被这些设计感动了吗? 有朦胧的设计想法?跟我说,给你设计属于你自己的首饰!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熊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