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采桑养蚕又插秧的上一句(采桑养蚕又插秧)

导语:采桑与养蚕

采桑,是养蚕的一个工序,也是一门技术,采桑常以叶色为主,叶位为副的“同色同位”方法进行选叶。每天采叶早晚两次,以早晨6-9时,傍晚4-5时为好。一般白天各次用叶都在早晨采,夜间和次日早晨用叶在傍晚采。

当气候干旱,桑叶含水量少,宜在早晨多采,反之,则傍晚多采。尽量不采雨叶。小蚕期采桑,可一边采,一边理成一叠叠放在蒲包或箩筐中,上盖湿布,防止萎凋。大蚕期采桑尽量多,要快采,轻装,尽可能缩短采桑时间。早晨应在露水干后采叶,下午应在傍晚阳光较弱、温度较低时进行,不采雨露叶和高温日晒叶,遇连续雨天需采水叶时,应晾干或擦干后再喂蚕儿。

采桑,在中国上古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据考古发掘的丝麻织品实物标本,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时期(约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国古人已能纺制丝织品,则当时已有蚕桑之事,因此,“桑”与中国古人的物质生活和宗教信仰发生联系可能是非常早的。

蚕丝是熟蚕结茧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蚕丝是古代中国文明产物之一,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生产为极早之事,相传黄帝之妃嫘祖始教民育蚕;甲骨文中有丝字及丝旁之字甚多。《穆天子传》中就周穆王“休于获泽(今山西阳城县),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的记载;《尚书》禹贡谓:「兖州厥贡漆丝,厥篚织文;青州噘篚檿丝;徐州厥篚元纤缟;扬州厥篚织贝……」可见古代产丝地之广。

据考古发现,约在4700年前中国已利用蚕丝制作丝线、编织丝带和简单的丝织品。商周时期用蚕丝织制罗、绫、纨、纱、绉、绮、锦、绣等丝织品。蚕有桑蚕、柞蚕、蓖麻蚕、木薯蚕、柳蚕和天蚕等。由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茧丝。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简称苏蚕)自古被称之谓“吴头越尾”的,自古以来该镇蚕桑业常盛不衰,为江南5大桑镇之一(古丝绸之路发源地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起,震泽镇针对蚕丝为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具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防寒、除湿、滋养人体肌肤等功效而大力开发蚕丝产业。

此外,桑蚕丝还能防血管硬化,长期使用可防皮肤衰老,对某些皮肤病有特殊的止痒效果,对关节炎,肩周炎,哮喘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素有“人体第二肌肤”、“纤维皇后”之美誉。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姬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