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性教学原则含义及贯彻要求(启发性教学原则的例子)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启发性教学原则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启发性教学原则含义及贯彻要求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性教学原则的理论依据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
在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和使用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孔子。《论语》中记载有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文字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学记》中也有使用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文字:“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些文字都表达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思想。在古希腊时期,西方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助产术”又称为“产婆术”的思想,也是启发性教学原则。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上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因素,如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获得良好成绩或者表扬等的愿望,发挥知识本身的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学会提问和激疑。这要求教师对知识有一定的把握和理解,能够凝练出一定的问题,通过问答来启发他们的思维,倡导他们思考。之后,教师要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获得新知。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的能力
启发不仅要引导学生动脑,而且要引导他们动手。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将知识创造性用于实际,可以通过一些布置各种作业、提供素材、情境、条件或者提出要求的手段,推动和引导学生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4.发扬教学民主
启发性教学原则可以通过问题启发、比喻启发、情境启发等形式来展开,因此,启发性教学原则使用时的外部条件很重要,它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等。
【关于启发性原则的名人名言】
1.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是十分重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他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引起学生的兴趣,即具有启发性。
2.“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的意思是教育学生而学生不乐于接受,即使强行灌输也没有好处。强调老师不能灌输,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启发式原则强调的正是不要灌输,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4.“问则疑,疑则思”是指好的疑问发人深思,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是启发式原则要求的教学过程。
5.某教师在讲解某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时对学生们循循善诱,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该教师遵循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6.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这种说法错误,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体现启发性原则。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启发性教学原则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