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作文中若是包含这种修辞方法往往更容易得到什么

导语:作文中若是包含这种修辞方法,往往更容易得到语文老师的青睐

大家好,我是跟着名著写作文,这是我的第81篇原创文章。

修辞方法对小学生来说都不陌生。比喻,拟人,排比……这些通通是大家很熟悉的修辞方法。不过有一些比较冷门的修辞,如果你们能够恰当使用,阅卷老师肯定会给你们点一个大大的赞哦!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冷门的修辞方法——通感。

我们来看一下通感的定义: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

有点看不明白?我写几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1.这是一个皮肤黝黑的渔夫,他的声音听起来很粗糙。

用粗糙来形容声音,这是听觉与触觉的通感。想象一下,一个饱经风吹日晒、皮肤黝黑的渔夫,夹杂着大量盐分的海风不断腐蚀她的皮肤,他的皮肤变干开裂。甚至似乎连声音也被侵蚀,变得坑坑洼洼起来。

2.看着手里崭新的压岁钱,我仿佛闻到了热干面的香味。

这个句子应该更容易理解一点。过年了,拿到压岁钱,第一反应就是可以尽情享用自己最爱吃的热干面了。这是典型的视觉与嗅觉的通感。

3.我接过姐姐递过来的巧克力,放进嘴里轻轻咬了一口,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块明洁的大红丝绸。

这句话我用了某品牌巧克力的广告创意。这个创意也是通感,把巧克力入口的丝滑(触觉)转化为丝绸(视觉),改变了触觉无法通过画面传达的窘境。

德芙的广告也是通感

4.从羊肉串黑不拉几的外表上,我看到了烧焦的味道。

很明显,羊肉串烤糊了。不用品尝,只需看一眼黑黢黢的外观,经验自然会告诉你她的味道。成语望梅止渴也是同样的道理,只凭借脑海中想象的画面,就感受到了梅子的酸甜可口。这正是视觉与味觉的通感。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你也让孩子来试试吧!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学语文老师,关注我,一起探索更多写作文的小技巧。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