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厨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学厨开始做些什么)
导语:学厨时,师父告诫我:这5个坏习惯,会让做菜越来越难吃
刚学做菜的时候,因为没人指点,摸着石头过河总会走些弯路。
耽误了时间不说,还留下许多影响厨艺的坏习惯。
习惯这个东西非常可怕,好习惯能让我们受用一生。
而坏习惯,则能轻易的堵死我们进阶的路。
幸运的是,虽是半路出家学厨,却遇上了一个好师父,老爷子一次次的帮我纠正错误。
甚至还用小本本记下了我身上的坏习惯,然后根据我的情况定制训练计划。
改变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坚持下来的话,你会发现,仿佛一块盘踞头顶多年的乌云,一步步全部消散。
也是从坏习惯被彻底改掉之后,我的厨艺才迎来了突飞猛进。
在之前的文章里,有些已经或多或少的提到过,这篇文章里,把坏习惯们都请出来吧,给他们来个秋后算账。
也希望看到文章的朋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害怕高温,是每一个烹饪初学者的共性,这是人性对未知和不可控的恐惧,倒也没什么错误。
不过养成了低温烹饪的习惯后,做菜很难变好吃了就。
我刚开始学做菜,最怕被油点子烫,所以经常凉油就开始炒菜,炒出来那菜蔫巴脱水,只腻不香。
高温在烹饪中最大的作用,是经营味道,其实这样描述有些不太准确,但我也找不出更恰当的词汇了。
就好比我们所谓的碳基生命是依赖水环境一样,味道的形成与塑形则要依赖温度。
举个极端的例子吧,我们把糖,醋,盐,辣椒按照最合适的比例混合好,让他们充分溶解,但不加热。
把划好油的鸡丁跟他们拌匀,会得到好吃的宫保味吗?
很显然,绝对不能!
缺乏高温的刺激和温度的鞭策,糖醋盐辣的味道不会释放,更别提融合了。
再比如,生吃大葱是辣的,而葱油拌面里,被炸的黑乎乎的葱叶却是甜的。
大葱的呛辣味,来自于他体内的硫化物,高温之下,瞬间就能被带走,才会有了葱香发挥的空间。
这个合理的解释了一个现象,葱花炝锅,如果油温低了,只能闻到葱辣味,油温高一点,葱香会在下锅后立刻喷涌出来。
还有我老生常谈的那句话,温度是激发味道最有效的工具。
是时候该解释下为什么了,味道虽然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他终究是一个实际存在的物质。
异味也好,香味也好,本味也罢,都是实际存在于食材内部的物质。
只不过是我们带有个人色彩的“味道价值观”给他们做了分类,有的味道成为异味,有的称为了香味。
对于味道的激发,高温的第一步,是让食材失去活性。
食材失活以后,对味道因子的保护性会降低,从而让承载味道的物质全部暴露出来。
下一步,就是我们初中的物理知识了,温度会加速分子的运动。
分子运动加速,导致了味道因子快速且全面的挥发出来。
网上那个段子说的好,出来玩儿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开心,不是准时也不是什么别的,出来玩儿最重要的,是你得出来呀。
做菜想要好吃,无非就是雕刻味道,你连味道都萃取不出来,还雕刻个啥嘛。
所以说,相对略高的烹饪温度,是一道菜好吃的基础。
当然了,高温还有很多重要的作用,例如快速塑形,保住水分。
快速塑形好理解,保住水分这个说法,貌似就矛盾了。
塑形不就是因为高温让表面快速脱水的原因嘛,怎么还能保水呢?
其实很简单,外面脱水熟化了,内部的水不就保住了嘛。
煮饺子开水下,为的是让饺子皮遇到开水迅速熟化,形成一个堡垒,内部肉馅不脱水,外面的水也进不去,所以破坏不了味道。
焯排骨凉水下锅,温度慢慢升高,让内部血水能够有时间和空间溢出。
调料放“一次”
因为算是带艺拜师,为了彰显自己的烹饪基础,在师父面前做菜的时候,我总是追求调味的一步到位。
其实这也是我长久以来积累的坏习惯,外人看来,调味一气呵成,用量拿捏精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样调味要么不够,要么过了,没几次是最佳状态。
使用调味的规则其实就是一句话,“不同种类分批放,相同种类多次放,判断味道用嘴尝”。
不同种类分批放,一道菜里,用到多种调味料,不能一股脑的全放进去。
不同调味料,在味道上的功能不同,使用方法也是有差异的。
发酵类调味料——酱油、醋,本味多样,想要突出不同的味道,需要不同的方法和时机。
获取香味需要高温,可以在炝锅以后直接炝醋或者炝酱油,也可以在食材下锅后,沿锅边热烹。
如果一道菜里,酱油和醋同时用到,烹完一位,要等温度上来再烹另一位。
盐是百味之首,也是味道的基础,缺少咸味后,很多味道是撑不起来的。
但盐可不一定要最早放,盐的加入会破坏锅内渗透压的平衡,引起水分的流动。
含水量大的叶菜,过早加盐会把菜品炒成汤汤水水的状态。
胡椒粉,五香粉之类的香料粉,同样需要高温,很多香料中香味因子的沸点,在150度以上,这就决定了低温会让香料增香的效果大打折扣。
还有重要的鲜味,味精或者酱油,这两个增鲜效果最好的调味料,是惧怕高温的。
所以味精出锅前放最有效,而酱油则要放两次,前面那次为了突出香味,需要高温烹或炝,后面这次目的是增鲜,就要相对略低的温度,保住鲜味。
相同种类多次放,就算是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不敢保证他只放一次盐就能把握好咸淡味。
淡了可以补救,咸了只能倒掉重炒,既然把握不好,那就多放几次,把一步到位变成少量多次,就能提高调味的准确度,这就是我常说的“逼近式调味法”。
这样方法,灵感来自于我的另一份工作,自动控制的基本逻辑。
调整,反馈,调整,反馈直至进入死区,调整到位。
就拿放盐来说,放一次盐,尝一尝,不够再放,再尝再放,直到咸淡合适为准。
不仅盐这样,前面说到过,酱油也要放两次,第一次要香味,第二次要鲜味。
其实醋也差不多,醋酸并不稳定,很容易挥发,多放两次,会让留下的醋酸多一些,层次分明一些,好处是醋香味也更浓一些。
判断味道用嘴尝,还是以咸味为例吧,咸味与盐的用量成正比,盐越多自然味道越咸。
同时,咸味还与水的量成反比,水越多味道越淡,例如炖菜,炒菜,油炸菜品中,水分的排序是逐次降低的,同理我们盐的用量也是越来越少的。
如果以炒的手法用盐量为标准制作炖菜和油炸菜品,炖菜会淡,油炸的会咸。
换句话说,影响咸味的因素不是只有一个,可变因素越多,可控程度就越难。
所以说,与其相信自己的经验,不如相信自己的味觉。
以为味道可以“遮住”味道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上学的时候,历史老师吐槽学校食堂味道差,有一次打饭的时候,故意跟师傅说做的辣一点,本是想用辣味来掩盖难吃的调味,没想到结果竟然是又辣又难吃。
当初在课堂上换来了哄堂大笑,现在却让我沉思许久。
所谓的用味道遮盖味道的理论,是否真的能行通?
也许以后能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支撑这个观点,但就目前而言,味道并不能遮盖味道。
常被用作味道遮羞布的,无非是麻,辣,酸这三位具有鲜明个性的味道。
麻辣本质上并不是味道,科学上至今没有找到与之对应的味觉感受部位,也没有发现哪个蛋白质对他们敏感。
经过实验证明,麻辣其实是山椒素和辣椒素对我们的刺激,产生的轻微灼痛感。
与视觉类似,味觉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无论多好的菜品,也逃不过“初识惊艳,再而平淡,三而平庸”的命运。
哪怕同一道菜里,也会越吃越平淡,而这时,麻辣的刺激就像是味觉的兴奋剂。
让味觉时刻保持兴奋状态,换来了我们对味道的持续敏感,在这样的前提下,美味不会褪色,而难吃就变得更难吃了。
所以说,寻求味道的遮盖是行不通的,而应该遵循他们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帮扶。
例如甜味适合做和事佬,能降低辣燥,驯服酸味的尖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咸味。
所以越是味道复杂的菜品,越是少不了糖的帮忙,不必让菜品有甜味,控制好用量,会有很好的和味效果。
发酵类调味料,天生具有醇香,如果菜品味道不够厚重,又怕酱油上色严重,完全可以用醋或者酒来代替。
醋酸和酒精在高温下极易挥发,咕嘟几声或是翻炒几下,就只会留下醇香了。
有一个菜品味道补救的小技巧,如果买来的菜品差强人意,口味淡,味道薄。
自己回锅补救,加一点盐和酱油就可以。
如果是太辣,加点糖和醋。如果太酸,就加点糖。
要是又咸又酸又辣的话,建议下次就换一家馆子。
淡化细节,省略步骤
厨师们别看五大三粗,但各个都是心细如发的人。
烹饪其实就是堆积细节,忽略一两个无伤大雅,但细节被淡化太多以后,美味基本上就挥手拜拜了。
拿一道最家常的土豆丝来说,大家都听说过这句话,“土豆丝不追求切多细,而是要切得均匀”。
我们知道,烹饪中味道的的形成大概是,去异味,出本味,融合味,再入味的过程。
如果土豆丝切的有粗有细,烹饪过程中,细一点的本味已经出来了,粗一点的土腥味还没挥发完。
这时候形成的融合味里,就会掺杂土腥味,影响整体味道。
更别提成熟程度了,细的炒烂了,粗的还没熟呢。
还有一个小细节,是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忽略的,就是抓味道。
例如调制凉菜,最后用热油把蒜末或者花椒辣椒泼一下,滋啦一声,香气四溢。
这时候应该赶紧用盖子盖住,别让香味跑了,随着温度下降,味道回落到食材上,香味才会更浓郁。
我以前因为懒,不仅仅淡化细节,还常常省略步骤。
荤菜先炒肉,肉好了直接下搭配的素菜,等素菜炒熟,肉早就炒老了,口感发柴不说,肉香也丢了。
勾芡也是,只勾一次,要么是勾大了,要么就勾泄了。
后来注意到,才会炒肉分开炒,素菜八分熟再让肉回锅,勾芡少量多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关于细节和步骤的认识,我最深的印象是在师父对肉丝的处理上。
肉丝均匀切好,码味开始。如果肉偏干,打葱姜水。用手指轻轻抓,抓到水吃进去。盐,胡椒粉,花雕酒,生抽。用手指轻轻抓,一直抓到发黏。放淀粉用手指轻轻抓,抓匀。用香油封油用手指轻轻抓,抓匀。这一个过程下来,肉丝被反复抓几十次。
调味去腥,封浆护油,步骤分的很细,味道在最里面,浆在表面,油在最外层。
用手指,不用手掌,才不会破坏肉的纹理。
入味时,把肉丝抓黏,味道进入内部。
封浆护油时,抓均就行,不破坏层次。
篇幅太长的话,影响阅读体验,也影响内容消化吸收。
这篇文章先到这,就当上个小菜先尝着,后面的内容我接着写。
觉得文章受用的朋友,记得点击关注,别错过后面的更新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樊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