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长安夜雨古诗(长安夜雨什么意思)

导语:长安雨夜,李商隐睡不着,写了一首五言绝句流传千古

李商隐写了很多朦胧诗,而且很多是无题诗,或者直接用前两个字为题。

诗人故意追求朦胧,感情隐藏很深,让历来的读者捉摸不透。

但他的这首《滞雨》好像很不一样。

虽然也是用前两个字为题, 但大部分读者都能一眼看出来,这就是一首思乡诗。

不过,真的如此简单么?

我反复读,却发现很奇怪。

奇怪在哪?

我们先看诗。

滞雨长安夜,

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

归梦不宜秋。

您看,是不是很简单?

“客愁”、“归梦”,这么明显,这还用仔细读?

您先别急,我们慢慢来。

雨夜

1、滞雨长安夜

开头两个字就很不好理解。

什么叫滞雨?

您耐心听我解释,这个词真的很重要。

滞,是停滞、滞留的意思。

很多人这样理解,“滞雨”是指因雨滞留,这一句是倒装句,正确的顺序是“夜雨滞长安”。

这一句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因为晚上下雨,所以滞留在长安。

这样理解非常通顺,我刚开始也是这种观点。

但仔细一想,这种可能性很小。

您想想,古人和我们现在不一样。

因为交通不便,而且路途中会有各种意外,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把行程安排得很紧。

长途旅行,只能以月为单位来做计划,比如韦应物从长安到安徽滁州,在路上至少花了6个月。

即使是短途旅行,实际与计划的误差也会有好几天,这都很正常。

您说只是迟了一晚,又何谈滞留呢?这完全符合预期。

除非有紧急公务,比如杨玉环要吃新鲜荔枝,这耽误不得。

但这种情况,一刻都不能耽误,即使下再大的雨也要赶路啊。

所以我认为这里的滞雨,不是“因雨滞留”的意思。

长安

那么应该怎么理解?

我认为,“滞雨”就是指连绵不绝的雨。

唐朝诗人薛逢的《长安夜雨》,也有这个词。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您看,是不是很明显?这句诗中的“滞雨”,就是指雨下个不停,从晚上一直下到天明。

所以滞雨长安夜的意思是:今夜长安的雨,一直下个不停。

就这么简单?

我们暂时先这样理解。

因为我说多了,您也不会相信。

我们看下一句。

2、残灯独客愁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独自在残灯下,怀有思乡的愁绪。

残灯,说明诗人待的时间久。

独,说明诗人很孤独。

您看,这夜雨下个不停,诗人很孤独,自然产生了思乡的愁绪。

这很正常,雨夜难眠,游子孤身在外,确实很容易思乡。

只是这么简单么?

我们还是继续往后看。

白云绿水

3、故乡云水地

什么叫“云水地”?

这里争议也很大。

但有一点比较清楚,故乡和长安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故乡的“云水地”没有长安的“滞雨”。

有很多人把“云水”理解为白云和绿水,形容故乡的天气美好。

我比较认可这种说法。

为什么?

因为后一句“归梦不宜秋”。

4、归梦不宜秋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归乡之梦不适合在秋天做。

这句话很有意思。

秋天为什么不适合做归乡之梦?

我们先找秋天的特点:

首先,长安出现了“滞雨”;

其次,故乡还是“云水”地,天气美好。

如果在秋天做归乡之梦,会有什么结果呢?

很简单,梦中很美好,但梦醒之后,会很痛苦。

梦和现实的差距越大,诗人梦醒之后的痛苦感就会越深。

除了秋天以外,如果在其他季节,因为没有滞雨,所以梦和现实的差距并不太大,这种痛苦感也不会太深。

这就是诗人认为秋天不适合做归乡之梦的原因。

秋雨夜

但人类的感情恰恰与之相反,人只有在凄凉孤苦的环境中,才更容易思乡。

如果现实生活很美好,反而不太容易思乡。

您说对吧?

这其实是反衬的手法,诗人是通过“故乡云水地”的美好,来反衬自己当下的痛苦心情。

当然,诗人的凄凉心情,您可以理解为“思乡之苦”。

这首诗就读完了吗?

没有!

您有没有发现“云水”两个字很奇怪?

诗人的家乡在郑州荥阳,为什么秋天不会出现“滞雨”,而是美好的“云水地”呢?

5、诗中隐藏的感情

奇怪吧,郑州在长安的东边,长安都出现了“滞雨”,郑州就不会出现?

这显然不合常理。

如果有郑州的朋友看到此文,可以留言帮忙做个证。

诗人凭什么说故乡的天气就一定美好?

很显然,诗人所说的“云水地”不是实际情况,而是诗人心中美好的想象。

这就更奇怪了,诗人想象了一种美好的天气,来反衬“滞雨天”自己凄凉的心情。

他为什么要这样呢?

白云绿水

诗人分明是在说,自己现在很痛苦,他渴望摆脱这种痛苦,他向往更美好的地方。

您看这和故乡还有关系么?

故乡,只是象征了诗人向往的美好地方。

其实诗人并不一定想要回去故乡,只要想摆脱当下的痛苦。

可见,诗人当下的痛苦并不是因为思乡。

那么诗人的痛苦到底是什么?

诗人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推测。

有两点我们可以确定:

首先,诗人的痛苦肯定来源于“滞雨”;

其次,诗人摆脱痛苦的方法,就是到“云水地”。

“滞雨”的特点是连绵不绝,这说明诗人承受痛苦已经很长时间了。

“云水地”有什么特点?

我们之前只是分析了这是一个美好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到底有什么特点?

关键在“云水”两个字。

白云绿水

云和水,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很容易理解,它们都很轻柔,比较随意,随风吹、顺山流。

您看,云和水的特点就是轻松随意。

也就是说,轻松随意的地方能够让诗人摆脱当下的痛苦。

很显然,诗人当下不轻松随意,心里很压抑,很不自在。

而且诗人长期处于这种压抑和不自在的状态之中。

那么在长安,诗人为什么会长期处于压抑和不自在的状态呢?

了解李商隐背景的人都知道,他长期承受的痛苦就是因为陷入了党争的泥潭。

这才是他痛苦的根源。

所以他渴望摆脱这种痛苦,想象出“云水地”来反衬当下的痛苦之情。

您再看,诗中的“滞雨”其实是比喻党争,诗人的愁苦其实是党争带来的痛苦,“云水地”比喻轻松随意的生活。

这首诗应该这样理解:诗人越是痛苦,越容易渴望轻松随意的生活,但这个梦又不适合在痛苦的时候来做,因为醒来会更加痛苦。

您看,诗人陷入了无法解脱的痛苦循环:越渴望轻松随意,醒来就越痛苦,而越痛苦,就会越渴望。

这就是诗人隐藏的感情。

短短20个字,李商隐却把自己的感情隐藏得如此之深,可见这也是一首“朦胧之作”。

您认可我的观点吗?

欢迎留言讨论哦。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我是沉于古诗,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我,我每天都会为您解读一首古诗。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纳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