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佛教由印度传入后的发展史简述(佛教由印度传入后的发展史是什么)

导语: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后的发展史

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创建,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而佛教在中国则因与“儒教”、“道教”的称呼相似,合称三教。“佛”是佛陀的简称,其意思是觉悟者,而“教”可以理解为宗教或教育,意为佛陀对大众的一种普遍而传承的教育。佛教一般注重人心灵的清净和觉悟,佛教认为世界是遵循因果循环,只有达到觉悟,才能超越生死轮回。释迦牟尼涅槃后,佛教慢慢衍生出了不同的部派。

自从阿育王时期,佛教不断向外传播,主要分为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经过印度北部,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再到中国腹地,再流传到中国东北,再传播到韩国、日本、越南及台湾;唐朝时期传入西藏,于是北传佛教被后人分成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则以上座部佛教为主,则通过斯里兰卡,传播到缅甸、泰国、印尼、老挝、柬埔寨、越南南部。到了现代,佛教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

释迦摩尼佛像

太虚法师在1932年将世界上现存的佛教划分成为三大系统,其中第二系统是以中国为中心,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的佛教。

1980年代初,日本学者中村元等打破学术界“汉传佛教等于中国佛教”的传统概念,之后学者提出“汉语系佛教”、“汉地佛教”、“汉族佛教”、“汉字文化圈佛教”等相关概念。“汉传佛教”的特色,是经典以汉字书写。西方学者也称为“东亚佛教”或“东方佛教”(Eastern Buddhism)。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最初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两支。

由古印度向南方传播到斯里兰卡、东南亚以及中国云南等地以上座佛教为主的流传,被称为“南传佛教”,其经典多为巴利语所写。现在流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北传佛教主要由北方丝绸之路向中亚、中国、朝鲜半岛以及日本等地区传播,其经典多为梵文、各种中亚文字和中文。自藏传佛教出现后,南传、北传佛教两支的划分渐渐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划分法。按教理大致划分,南传佛教即是上座佛教,而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同属大乘佛教,尽管汉传佛教也包含了上座佛教的宗派。

佛教传入现代中国疆域经由两条路径,一支由古印度经西域传入汉地中原,尔后传入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处,称北传佛教;另一支为南传佛教,由东南亚传至中国云南一带,为少数民族所信仰。

西藏喇嘛

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缺乏直接记载,因此只能根据文献推测。《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有“禁不得祠”的说法,“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一般认为佛教是在西汉末,新莽时和东汉前期时由印度经西域传入的。根据《魏略·西戎传》、《魏书·释老志》等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

从出土的文物来说,重庆市丰都县9号墓出土的摇钱树主干上有坐佛,底座上刻有“延光四年(公元125年)五月十日作”铭文,是中国最早的铜佛。西元二世纪后期四川省麻浩崖墓墓室上方健驮逻风格的佛像是中国最早的佛教造像之一。

佛教传入中国的西汉时期,有“伊存授经”“永平求法”等说法。西汉哀帝劉欣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译《四十二章经》。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四十二章经》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从东汉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迅速。隋唐进入鼎盛,宋元时期,佛教儒释道合流。

白马寺

到了晚清至民国时期,鉴于佛教之衰微,先有杨仁山居士创建金陵刻经处,精印佛典,大量流通。许多在中国失传的佛教典籍,又陆续由日韩传回中国,原先失传的许多宗派,开始又复活了起来。

民国初年,佛教大德如太虚大师、欧阳竟无等人继续大力倡导与推动。欧阳竟无等自日本请回大量唐代的法相宗文献,而复兴与发扬了法相宗。太虚大师力倡佛教的现代化运动,有改革佛教的思想与举措。对内整合佛教的现代思维:主八宗并弘外,将汉传佛教分为法相唯识、法性空慧、法界圆觉三大系。对外则有现代的取经运动:派遣学僧分赴锡兰、印度、西藏等地留学,以从事巴利文、梵文、藏文之研究。虚云法师、印光法师、弘一法师、赵朴初等佛教大德相继涌现,促成汉传佛教复兴。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琪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