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助听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助听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导语:助听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助听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助听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助听器是一个电声放大器,将微弱的声音扩大到适应人耳需要的强度。助听器主要由传声器(麦克风)、放大器、受话器、电池、各种音量、音调控制旋钮等电声学器件组成。

声源 输入换能器 放大器 输出换能器 人耳

传声器 耳机

输入换能器由传声器(麦克风)、磁感应线圈等部分组成。其作用是将输入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至放大器。放大器将输入电信号放大后,再传至输出换能器。输出换能器由耳机或骨导振动器构成,其作用是把放大的电信号由电能再转为声能输出。电源是供给助听器工作能量不可缺少的部分。

传声器(麦克风):是将机械声能转换成模拟弱电流的转换器,即接受声音并把它转化为电信号形式。

麦克风按材料可分为三种即电磁麦克风、压电麦克风、驻极体麦克风,他们各具体点,目前广泛使用的是驻极体麦克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助听器技术的发展,根据麦克风方向性功能不同,又出现了以下几种麦克风:

1、全向性麦克风:可感受到所有方向上的声压变化,且在各个方向上收到的声音强度是一样的,与麦克风和声源间的相对位置无关。

2、单一麦克风实现指向性:为了帮助听力障碍者听清前方谈话者的声音,可以将麦克风设计成具有指向性,其对前面传来的声音比对后面传来的声音敏感。

3、双麦克风实现指向性:它采用前后两个麦克风进行定向处理,同样后侧麦克风获得的声信号需延迟,以保证与前麦克风接收到得后方信号同时到达。再将前麦克风信号减去后麦克风信号,这样保留前面的声音信号即得到指向效果。

放大器是将传声器转换好的弱电信号的电压予以放大。助听器中的放大器体积不大,特别是在耳背式和耳内式助听器中非常小。在集成电路出现前,放大器由分立元件组成,如:晶体管、电阻和电容。集成电路是用光化学处理方式在半导体芯片上将非常小的元件、组件集合堆积在一起。从电路图上看到的放大电路与实际看到的放大器有很大的区别。由于要将大量的元件放置在有限的地方,通常这些元件被焊在电路板上。

放大器一般采用多级放大,可分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前置放大器除了对信号进行预放大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听力损失情况进行特殊调整;功率放大器(或后级放大器),主要将前置放大器提升和修改过的麦克风信号再进行放大,同时驱动接收器工作。

接收器

接收器(耳机)的原理与传声器相反,其功能是将放大后的电信号再转换成声信号,实质是一个电磁转换零件。接收器通常是磁性平衡电容板,通过接收电流产生磁场,其上的膜片随着磁场的变化而振动,膜片周围的空气也随之运动,从而导致声波的传导。

电池

电池提供放大过程所需的电力,它在与助听器线路连通时,将贮存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除了体佩式助听器使用碱性电池外,所有助听器均使用纽扣式电池,大多数为锌-空电池,与空气接触即发生化学反应,并持续放电,电压多为1.4V.。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