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友芝简介(莫友芝书法作品高清)
导语:贵州专栏|遒丽厚重 圆润婉通——莫友芝
导读 | 贵州省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贵州不仅仅拥有宜人的气候,还有绚丽多彩的喀斯特地貌以及贵州文化历史涌现出了无数历史名人。
自建省以来,文化教育日益兴起,人才不断涌现,陆续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明清两代,出现了“六千举人、七百进士”的庞大人才群。
莫友芝
字子偲,自号郘亭
又号紫泉、眲叟,贵州独山人
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
宋诗派重要成员
莫友芝书画作品欣赏
莫友芝书画作品欣赏
莫友芝书画作品欣赏
莫友芝书画作品欣赏
莫友芝书画作品欣赏
莫友芝书画作品欣赏
莫友芝书画作品欣赏
莫友芝书画作品欣赏
艺 术 评 论
秦人小篆能容墨,汉代碑头不见锋;想是《说文》遵宋刻,读书万卷气从容。这是现代学者、古籍校勘家、书法家、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张宗祥《论书绝句-评莫友芝书法》中的诗句。
他在释文中写到:“郘亭篆,以为斯篆则墨浓笔壮,以为汉碑头则又藏锋不露,在良常、石如之外,又辟一途,与宋刻《说文》极相类似,故有此论。其行书亦敦厚拙朴,诗文之味 盎然。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号郘亭,又号紫泉,晚号眲叟,贵州独山人,书斋名影山草堂。清代著名的藏书家、学者、诗人、书法家.在文字训诂、音韵、版本目录、书画鉴定方面有精深造诣。
父亲莫与俦(字犹人),为清嘉庆四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四川盐源知县和贵州遵义府学教授等职,著有《二南近说》、《仁本事韵》、《贞定先生遗集》等书,是贵州汉学的开山者。
莫友之幼承庭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3岁即能识字,7岁读《诗经》、《尚书》。他有感于谢眺(元晖)“竹外山犹影”的诗句,与自己读书的地方颇为相似,遂以 “影山”二字命名其书斋,从此影山草堂名扬大江南北。
莫友芝精于书法,为有清一代十大书法家之一。黎庶昌评其书“分篆高骞,冰斯雄睨”。 当代书坛泰斗沙孟海先生在其《近三百年书学》一文中评道:“学邓石如篆书的莫友芝最好,赵之谦、吴熙载其次”。浙江美术学院教授陈振濂先生对其书评道:“贵州曾出了一个莫友芝,其作品精到之处,不在赵之谦,杨守敬、张裕钊之下而或有胜之”。
不同时代的学者、这样高规格的书家,如此异口同声的盛赞,可见莫友芝的书法成就决非浪得虚名。民国八年上海有正书局曾有《莫友芝真草隶篆墨迹》出版发行,并多次再版。在国家文物局限制出境的书画家作品中,莫友芝名列其中。在现当代书法和篆刻名家中,姚华、陈子奋、王朝瑞、童衍方均受过其书风影响
莫友芝书法四体皆精,而最为人称道者是他的篆书。他的篆书,取法颇丰。杨守敬评:“子偲书 学《少室碑》取法甚高”。他也“……尝集汉碑头篆刻百余通,所作篆书 多从此出。”。在清代以篆书名世者,如钱坫、王澍、孙星衍、洪亮吉等 人、皆以硬笔、短毫、枯墨作篆,用笔结体专以工稳、匀称为能事。
而莫友芝继承了邓石如以长锋羊毫,浓墨悬腕作书的方法。用笔舒徐流走,一波三折,遒丽厚重甚为精到;结体上紧下松;章法、行列有致,风格平和简静,气宇轩然,遒丽天成。于名家林立的清代书坛中独树一帜。
在隶书方面,莫友芝也是颇有成就的。其风格高古,喻巧于拙,笔势方圆互用,结体因字立形,一扫长期以来隶必扁长的积习。其章法,多以纵向取势而气韵生动,显得格调高古,气象浑穆。由于莫友芝喜收藏,眼界所及异乎常人,故从其书中无不打下许多名碑的印记,如《礼器碑》的飘逸、《张迁碑》的古拙、《衡方碑》的浑穆、《夏承碑》的使转以及《天发神谶碑》的用笔、《白石神君碑》的结体。其成就当颉颃于汀州和子贞。
在行、楷方面,虽然他的影响远不及其篆、隶书那样巨大。但,他在以魏入行的探索上似有筚路蓝缕之功。由于其作品遗留较少,我们只能从他的一些书信,题跋等手扎中去管窥其成就。其苍率用笔似漫不经心,却有自然飞动之妙。章法行气一气呵成,大小相间参差错落。既有山重水复之跌宕,复具柳暗花明之开朗。得鱼忘筌,神完气足,韵味幽长。
莫友芝一生甘于淡泊,专于学问。书法上无意名家,却备受后世推崇。有清一代论书者多以邓石如为书坛冠冕,却又不约而同把莫友芝与其相提并论,使莫友芝成为一面旗帜,在书坛的制高点上高高的飘扬,让后人有高山仰止之叹!
温馨提示:《黔艺空间》所刊文图如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余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