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1984年高考数学全国平均分(1984年高考数学试卷高分)

导语:1984年的高考,数学平均39分,排全国第一?高考状元直言:不容易

提到高考大众都不陌生,从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已经走过了42年的时间,而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当下的教育资源,还是大众对学习的重要程度,都与之前有了极大的改变,从某个角度来说,由于考生之间的起跑线差距,较之前小了许多,所以高考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每年高考完,老师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将高考卷子拿到手,然后将其中的每道题目考点、陷阱、易错点以及知识点,都一一标注,然后讲给高二生,或者是高一学生,作为今后的学习参考,以免在未来高考的时候,遇到相类似的问题,同样每年的高考试题,也是一次重要的题目参考,对于马上要面对高考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在恢复高考后的十几年时间里,由于普及教育范围不够广,再加上很多学生的基础学习非常简单、粗陋,所以要想在高考题目中拿到不错的分数,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而在下面的这张1984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题目按照今天的学习水平来说,其实并不算十分难。

但是在当时,能够考到及格线以上分数的学生,已经算是数学成绩非常优秀,而在当时考上大学的数学成绩统计中,浙江省以平均39分(百分制)排在全国第一,而最低的是北京的平均20分。可以说考上大学的学生中,39分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分数,可想而知在当时的教育水平下,普遍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到底有多少。

胡芹是当年浙江省的理科高考状元,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而她的成绩即使放在今天也毫不逊色,其中数学成绩拿到了接近满分的成绩。胡芹的成绩在一众考生中非常出色,但是她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不是从小到大所处的教育环境不错,在高考中不一定能够拿到这样的成绩,对于大多数无法保持高质量教育资源的考生来说,能把数学考到及格以上,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虽然现在很多人看到当年的试卷,颇有些生不逢时的感慨,认为自己如果在当年参加高考,说不定还能进入清北上学,但是当时客观环境的影响以及教育水平的高低,才是影响成绩的关键,非要拿今天的教育水平,去衡量当时的成绩高低,颇有些“关公战秦琼”的荒谬感。

在当时特殊的教育背景下,能够接受系统教育的学生少之又少,但是能够克服恶劣的客观环境,而不断的学习、走出原有的天地,当初的那批大学生,如今很多也成为各行业的中流砥柱。

精彩文章回顾:

粗心是性格原因?衡中数学老师:我用3个技巧,解决学生粗心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8-15岁,请重视1个科目学习!不然很难考上好大学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熊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