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何为万道归零(什么是万道归一)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道德经:万道归“零”,互生有无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何为万道归零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何为万道归零(什么是万道归一)

道德经: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 此为原文,可能有些人读的版本不一样,会看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把恒改为常是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字。所以我们按这一句来理解。 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恒久的道,而是常道;可以说出来的名,就不是恒久的名,而是常名。根本意思就是,道是虚无缥缈的,无形无象的,是宇宙开始前的混沌无序的状态,这是恒久的道,而我们能够说出来的道,比如说生存之道,成功之道,经商之道等等,这都是常道,也就是最普通,平常的道,这些道都不是恒久的,很简单,每个时代的生存之道不同,每个人的生存之道也不同,每个生命的生存之道也不同,每个人的成功之道,经商之道不同,随着时代不同也不同,所以,能说出来的都不是恒久不变的。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也是一样的理解,比如给某样东西起个名字,只要能说出来叫什么的,那都不是恒久不变的,比如说水,现在是水,可是高温下就成了水蒸气,低温下又成了冰,再比如鲜花,没开放时叫花苞,开放了叫鲜花,凋谢后就成了春泥,成了养料。对于虚无缥缈,恍恍惚惚,混然而成的先天地而生的物该怎么命名才能恒久呢?至少不能用具体的东西,因为都会变化,那就用个“道”字来命名吧。很明显这个道字,要比桌,椅,板凳,河流,湖泊等具体化的东西更恒久。(至于为什么不用具象的东西去命名下面会讲到)

道德经: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译文:“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指的就是宇宙产生之前的混沌惚恍的状态,是本源,也就是混然而成的——自然,而道就是自然的特性,所以道法自然,为何叫无呢,因为那种状态下是没有现在肉眼所能见的一切万物,但又不能说什么都没有,其内是无状之状,无形之形,且有精质于其中。所以无就是万物初开之前的状态,随后诞生了有,有就是指从无中产生的有形的万物,因此,有这种状态就是万物之母。所以我们听到有个词叫:无中生有。

既然道生一,一生二,而指的就是阴阳,黑白,善恶等所有对立而统一的概念,当然也包括有无,如何从无中领悟道的奥妙,又如何从有中观察道的端倪呢?我们将有和无具体一下,缩小一下,具象一些。我们可以把无看作是万物的本质,有可以看做万物的现象。我们都学过辩证法如何定义本质和现象的呢?“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趋向的东西。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关系。” 因此,我们通过观察万物的现象来推测它的内在本质,进而研究其本质而领悟其道,就好像我们看到了水,就会想的它的现象是这样,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它是由什么成分构成的?所以称为水,甚至根据不同温度,还会有变化,是什么决定了水的这些变化,当然是内在联系,是本质,是道,是无。当然这里的道是常道,具体点就是水的道,其他万物亦是如此。而我们看到水的样子,就是现象,就是“有”。

道德经: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译文: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其实“有和无”很好理解,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我们就用一个数字就可以解释有和无来源相同但名称相异,对,就是 “零(0)”,0代表无,没有,但是0本身就是有,因为你可以把它写在纸上,眼睛还能看到,但它代表的意义是无,这不是来源相同吗?不玄妙吗?0和混沌状态就非常的相似,如果0不是用键盘打出来,也不是写在纸上,如果它是立体的,把它立在空中,那么它的中间看进去就非常的深远,就好像是万物之奥妙的门一样,能走进去(领悟),则能知晓一切。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道德经:万道归“零”,互生有无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