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佛教三大派别和八宗怎么联系(佛教三论宗祖师)

导语:中国佛教八宗史话:三论宗破邪显正之说

五、三论宗之破邪显正说:

三论宗的宗旨很明显,无不以“破邪显正”为宗旨。所谓“破邪”者,在印度,佛灭后五百年间,佛教晦涩,外道猖獗,小乘盛兴。真正的大乘佛教几乎没有形迹,龙树、提婆等人大力倡导大乘佛教思想,抑制小乘,破斥外道邪见,拯救大乘佛教于水深火热之中,由此大乘佛教思想得以畅通。在中国罗什未来之前,玄学盛行,人们将“般若”用玄学解释为虚无。罗什译经之后,有弟子僧肇等破斥六家七宗之般若思想,破斥了老庄之“虚无空”,而正申佛教“般若”并非虚无之“空”,是非空非有之中道。外道之“空”是虚无,是肯定义,而般若之“空”是非空非有之中道,是对有、无二边的否定。因此二者有皆然不同之处,从而将佛教的“般若”思想推向更高一层境界,显示了般若中道实相。

所谓显正者,即是显“无所得”正观。在三论宗的思想中,世出世间一切法皆是言教,是对治法门。为执有者说空,为破空者说有,空有皆是方便法门。诸法实相是非空非有、离四句绝百非,言寂相灭、当体即空的不二之理。这种非得非证的清净自性即是“无所得观”。因此,三论宗的破邪与显正是相即相成,是一法的两个不同点。破邪即是显正,破邪之外别无正可显。“破邪显正”是通过邪正的两个对立概念,及对此两个对立概念的双边否定,以实现其破除一切有所得的偏见,从而达到无所得的境界。故《百论疏》云:“有邪故有正,邪去正不留”。说明了显正是为了破邪,邪即破除,正也就自然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因此,三论宗的最高思想境界是“无所得”。因为,在三论宗看来“道”非邪正,本来无邪可破,亦无正可得。但因种种邪见横生,为了破此“邪”而假立名为“正”。故《三论玄义》云:“为见于邪,强名为正;在邪既息,则正亦不留,故心无所著”。这是说只有做到邪正双泯就、心无所著,才能达到“般若无得”的境界。若心有所著,得有所得则是邪见。所以“有得”是邪,“无得”是正。当无所得时即是“无所不得”,如无邪无正、无破无得,即是“至道无言”的道理。也是三论宗“破邪显正”的真正含意所在。

“料简”是考察邪正,辨别是非,不能一概皆破,也不能一概皆收,因此要简别。今文用四门分别哪些该破,哪此不该破,名为四料简。即:一、但破不收,二、但收不破,三、亦破亦收,四、不破不收。第一但破不收,此指外道,以外道的真理与正道相违背,故破而不收。第二但收不破,此指外道以推测的真理与佛法相同,合乎正道的真理,今收而不破。第三亦破亦收,此指学教之人,以学教而起迷,虽学佛教而错误解释经意,故亦破亦收,破其错误的见解和迷执,收其所迷的经教,对真理不加任何破斥,如但破水想,实不破水。第四不破不收,此约实相而言,以诸法实相言亡虑绝,不可言破,不可言收,所谓一相无相,故真理无言,唯证方知。故言“泯上三门,归乎一相”。今学人若能了达此四句的意义,即对四宗及各种见解的邪正是非也就明白了。

三论宗破邪主要破外道四种因果,一者、邪因邪果,此派主张万物从大自在天生,灭后还归大自在天。二者、无因有果,此派主张万物自然而生,只承认世间万物的存在,不承认万物有初生之因。三者、有因无果,此派主张万物无有后生,只有现在之因。四者、无因无果,此派主张万物无因无果,是断见外道。此四种外道皆是不识因果义而生起的各种邪见论者,非正因果,故今文破之。关于因果问题,是印度各学派讨论的中心问题,这里所说的因果,不仅是指单纯的有情世界的三世因果,而且是指宇宙万有一切事物的因果理论。所谓“因果”者,因是原因,果谓结果,一种事物的产生和消失,有它一定的原因。有某种原因才有某种结果,世间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具有相互关联的因果关系,任何事物的产生不是无因无果,也不是任意歪曲的那种邪因邪果(正因果即种瓜得瓜,邪因果即指牛能生马)。对事物相互联系的因果关系是否能够正确的认识,就是对宇宙万有现实世界的正确认识。因此只有正确认识事物,才能正确地改造世界、调解环境、净化自己,只有每个人都能净化自己,当然世间也就成了净土。这是中观宗批破一切邪见学派的根本出发点。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苹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