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李嵩的骷髅幻戏图啥含义(骷髅幻戏图李稣)

导语:砚边客话——李嵩《骷髅幻戏图》

李嵩

李嵩(1166—1243),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时期画院待诏。擅长人物、道释,尤精于界画。流传下来的有《货郎图》、《骷髅幻戏图》、《春溪渡牛图》、《花篮图》、《春社图》、《夜湖图》和《服田图》等。其中《骷髅幻戏图》不仅显示出其卓越高超的绘画技巧,而且有着不易被人理解的深刻寓意,为美术史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润畦先生再创《骷髅幻戏图》

对话(一)

润畦:快请坐李待诏,冒昧相邀,还请见谅。

李嵩:好说,好说。早听闻润畦小哥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超凡洒脱。

润畦:是见面不如闻名吧?

李嵩:小哥说笑了。

润畦:来,请品茶,五百年普洱古树。说实话,晚生再创宋画作品亦达半岁之余,很多先贤作品临学起来感觉较为轻松,唯独您老作品相对较难。

李嵩:是吗?说说都有哪些。

润畦:比如说《焚香祝圣图》,晚生可是临了三遍才算大功告成。整个有宋一代,画界画的大家很多,好像唯有您老是不用界尺的。

李嵩:你润畦也很厉害啊,我看小哥这幅作品不是也没用界尺吗?

润畦:李待诏见笑了。原来晚生对自己的笔墨功夫还是比较自信的,但是这次再创宋画时,却让晚生感觉越发恐惧起来。感到所有的国画技法都被前辈先贤用完了,现代有些画者就是借用工具才能完成的效果,都不及前辈们的手工技法。

润先生再创《焚香祝圣图》

对话(二)

李嵩:哈,哈,哈,哈!小哥,你应该知道孟子有句话“尽心知性”,中国绘画中心问题就是“心”与“性”的问题。心性乃是绘画的本性,心弱则笔墨弱,心强则笔墨强。画学也可以说是心学,亦可以说是人学,总结起来就是人的问题。“中和”这个词应该知道吧?

润畦:知道,出自儒家经典《中庸》。

李嵩:这是书画艺术之最高境界。如何实现“中和”这一审美高度呢?就是娴熟地掌握规矩并达其随心所欲。可以借用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润畦:有道理,在儒家思想语境中,规矩之本质是“礼”,“礼”意味着森严有法,随心所欲之本质是“乐”,“乐”意味着神采攸焕。礼乐有机结合之方式是“礼节乐和”,其结果就是中和。正如《中和》篇所言“中和一致,位育可期,况夫翰墨者哉”。

李嵩:嗯,说的很正确,看来你确实读了不圣贤之书啊。刚才看了小哥临的宋画,感觉很惊讶。很多人临学古人作品时,其作品怎么看都是新的,而你居然能把岁月的痕迹临写出来,做到了临旧如旧,着实不易啊。

《焚香祝圣图》局部

对话(三)

润畦:感谢您的夸奖,听闻李待诏当年在养父李从训老先生关照之下进入皇家画院,且历经光宗、宁宗、理宗三朝,成为“三朝御用画师”。

李嵩:是的,相比那些靠卖字画为生之人倒是好多了。

润畦:当年李唐等前辈都是参加了考试之后才进了皇家画院的,您老可是靠着养父推荐进去的,居然后来名盖过了李从训先生。

李嵩:是啊,老朽是幸运的。润畦小哥,请问你们现代人画师考试怎么考?

润畦:我们现代人考生除了文化课以外,还有国画基础创作,另外要求考生也要像古人一样命题创作。

李嵩:嗯,这也很不容易啊。

润畦:另外看您老的作品,不仅能够感觉特别关注底层平民的生活,而且您老在界画方面又是绝对高手,不知您老为何喜欢画亭台楼阁?

李嵩: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画院之风气,大家都喜欢通过描画亭台楼阁去表现赵家山水之灵秀、华贵,其二就是老朽进入画院之前曾经当过木匠,这也是画界画不用界尺的原因。

润畦:原来如此。嗯,能够立足于生活去创作,看来这是千古不移之真理。

李嵩:当然了,一个画者不能脱离生活,尤其是社会下层生活更能体现艺术之纯粹性。说白了,艺术家创作生命来源于生活,要不断挖掘和发现生活的真、善、美。

《骷髅幻戏图》局部

—— E N D ——

文字来源于《千年相约——润畦宋画再创精品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莉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