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描写清晨溪水的句子(早晨的溪水是怎么样的)

导语:白云堂课堂|如何描画晨起时的溪山景色?

斧劈皴正如其名,专用以描绘仿佛以斧头劈出来的岩石块面;当它画得小时,可以称之为小斧劈皴;用得方而短时,则近于「马牙皴」。由于它用笔爽利,所以不像披麻、牛毛等皴法那样浑厚而毛,更因为它表现石多于土的山,所以通常上面安排的树木较少。

黄君璧作品《溪山清晓》(细部)

这张画使用的是「斧劈皴」的画法,描写的是晨起时的溪山景色,岩石的造型,都取材于嘉陵江的写生,表现出一种劲拔耸峙的精神,与倪云林用笔柔缓而向横开展的平远景色恰恰相反。

第一阶段:用笔

①山马笔濡重墨,笔尖蘸浓墨,用「斧劈皴」法画前景山石。由石块的左方落笔,先以半侧锋勾出山石上边的轮廓,接着以大侧锋表现岩石的大块面。由于笔上原先蘸满重墨,所以当笔尖的浓墨渐渐消耗,墨色也随之转淡,石块靠下方较浅的墨色,就是这样得来。

②以山马笔蘸极浓墨,中锋画近前景的三棵大松树,这与本书中许多树都先以较淡墨起稿有所不同,用笔也较为刚劲,目的在表达「北宗」画法的力量。

△三棵松树的画法略有不同,左边二棵较直,树枝向左右平均发展;右边一棵斜而劲挺,极见风骨。

③以山马笔蘸浓墨画左边林木,先勾出枝干,再改以较淡墨点叶,同时在树梢以重墨提几遍,使得那些点子,乍看之下为一色,实际墨色却有所变化。

④以山马笔蘸重墨画平台,先勾轮廓,再皴断崖面,后以浓墨提。

⑤以山马笔蘸浓墨,中锋画房舍。左侧房子半隐于树后,使之有掩映变化之美。

⑥以山马笔蘸次重墨,画左中景的山头。先以半侧锋勾轮廓,再以斧劈皴法表现向左下断去的岩石块面。山头右侧皴得重些,用笔与左边山的方向不同,而是向下发展,近于马牙皴法。皴得较重的目的,在于与远山产生对比,以造成空间感。

⑦以山马笔濡次重墨,再以笔尖蘸浓墨皴右中景(松树右后方远处)山石,边缘用墨较深,而运笔的方向极多,除了有大侧锋向左下方、正下方、右下方的斧劈皴之外,且有些用笔,是由下向上,造成山石块面的多样变化。

△随即以浓墨加山头树,半中锋用笔,虽然看来很简单,却集合了「苔点」(胡椒点)、「攒三聚五」与画「鹿角枝」三种笔法。

⑧以山马笔蘸次重墨画远山及更远处岑立的山锋,先勾出山石轮廓、加皴,再以重墨及次浓墨提山石边缘及内部断面较不受光处。尤其是山石的近边缘,为了加强山头的重量,需要多提几次。

⑨以山马笔蘸次重墨及重墨,笔锋朝左,卧笔画浅滩,并以浓墨提皴。

⑩为近景及中景,加极浓墨的苔点。

黄君璧作品《溪山清晓》第一阶段完成↑↑

第二阶段:染墨

①长流笔蘸淡墨,染前景的林木。树根及树洞上方等较受光处要留亮些。左边树林因为不是主景,这张画的构图又已经相当复杂,所以双勾的树干并不特别照顾。

②以长流笔蘸淡墨,用大侧锋斧劈皴的笔法,染前景的山石。

△愈是爽利的东西,染的笔触也愈要爽利,绝不能认为「染」是可以不考虑用笔的。

③以同样的笔法,染左右中景的山石及石岸,山石近溪水的边缘要染暗些;特别受光面,则可以留白。

④以长流笔濡清墨,笔尖蘸淡墨,染远景较低的山,半侧锋由山顶染起,渐向下方移动时,改为笔尖朝上的大侧锋,由于原先濡了清墨,所以造成由淡墨至清墨的色阶效果。但又以淡墨趁着前面的清墨未干时加提一两处,于是那远山中段的云,由左至右,有了各种厚薄和显与不显的变化。

⑤以长流笔蘸淡墨,染远山脚及前景、中景的沙滩,滩的宽窄长短要有变化;有时滩头尖端可以加一小笔,彷佛有似断而连的小片沙石。(请参看屋右后方的中景沙滩)

⑥以长流笔蘸淡墨,染最远处的山峰,靠下方以清墨接染。

△现在让我们看整张画上的山石,在染完墨之后,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山石的右上方受光,表现了极佳的统调。

△至于房舍,只略染檐下暗处,而将屋顶留白、背后的山脚染深,使房屋在对比下变得更鲜明,房顶与屋侧的差异,可以留待设色时处理。

黄君璧作品《溪山清晓》第二阶段完成↑↑

第三阶段:设色、钤印

①长流笔调赭石及淡墨为「墨赭色」,勾染树木的枝干。

②以花青调一点点藤黄及淡墨,以扇形笔法染松叶。

③在前一色彩中多加一点藤黄,以点的方法,染左侧林木。

④以花青、藤黄及墨调成的「墨绿色」,用点法染中远景的山头小树,并略加点苔。

⑤以长流笔调花青、少许藤黄及淡墨为「暗绿青色」,染前景山岩的阴暗处,不要等干,接着以淡赭色染亮面、平台侧面及滩,并在暗处加染一些。使前后所染的寒色与暖色能相融合。

⑥以淡赭石色染右中景山石的受光面,再以「暗绿青色」接染到阴暗处。

△以同样的方法,染其余的山锋,凡是山下接着云气的,都以水晕出来。

⑦以淡花青染房顶;较红的浓赭石色染屋舍的正面及屋侧靠近屋脊处的木架。

⑧以淡花青调石绿色,染屋前的平台。

⑨以赭石色染远滩,并加提前景的滩岸。以长流笔,先濡满清水,再以笔尖蘸花青,笔尖朝上,大侧锋染最远处右边的山峰。下面的云气,要小心地以淡花青烘染,留出中间一道雾。

⑩以长流笔,调淡花青及极清的墨,由左向右,大侧锋横笔染天空。靠最上方的位置,则以笔尖蘸水横抹,造成渐渐淡入天际的效果。

最后:题款、钤印。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梓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