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听觉感觉器官位于哪里(听觉的感觉器是)

导语:感觉器官的功能-听觉器官

听觉感觉器官位于哪里(听觉的感觉器是)

1、耳是听觉的外周感受器,主要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的耳蜗组成.

2、听‬阈:‬对于每种频率的声波‬,人耳都有‬一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

3、听‬域‬:人耳‬所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和‬强度的‬范围‬,也‬称‬听力‬范围‬.

‬外耳的功能

1、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

2、耳‬郭‬:耳‬郭‬的形状‬有利于‬收集‬声波‬,还有助于‬判断‬声‬源‬的‬方向‬.

3、外耳道‬:是‬声波‬传导‬的‬通路‬.有‬传音‬和‬增压‬的‬作用‬.

‬中耳的功能

1、中耳主要包括鼓膜、鼓室、听骨链、咽鼓管等组成.鼓膜和听骨链在传音过程还起到增压作用.

2、听骨链‬:从外到内‬依次‬有由‬锤骨‬、砧骨、镫骨组成.

3、听骨链的作用: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传至卵圆窗膜过程中,可使振动的振幅减小而声压增大,即减幅增压.

4、咽鼓管‬:咽鼓管是‬连接‬鼓‬室‬和‬鼻咽部‬的‬通道‬.其主要作用‬是‬维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从而‬调节‬中耳‬内‬压力‬使‬鼓膜‬处于‬正常状态‬,以保持‬听骨链‬的‬正常‬增压‬作用‬.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气传导和骨传导,正常情况下以气传导为主.

2、气传导‬: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前庭‬窗‬)传入‬耳蜗‬,这种‬传导‬途径‬称为‬气传导‬,是‬引起‬正常‬听觉‬的‬主要‬途径‬.

3、声波也可以通过鼓膜的振动引起鼓室内的空气振动,再经过圆窗(蜗窗)传至内耳,这种途径在听骨链运动障碍时可发挥一定的传音作用.

4、骨传导‬:声波‬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从而‬引起‬耳‬蜗内‬淋巴‬的‬振动‬,这种‬传导‬途径‬称为‬骨传导‬.

5、传音性‬耳聋‬:在外耳道‬或‬中耳‬发生病变引起‬传音性‬耳聋‬时‬,气传导‬明显‬受损‬,而‬骨传导‬却‬不受‬影响‬,甚至‬相对‬增强‬.

6、感音性‬耳聋‬:当‬耳蜗‬发生‬病变‬引起‬感音性‬耳聋‬时‬,气传导‬和‬骨传导‬将‬同时‬受损‬,但气传导‬作用‬仍‬大于‬骨传导‬.

‬内耳的感音功能

1、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耳蜗具有感音功能.前庭器官与平衡感觉有关.

2、听觉感受器位于基底膜的螺旋器或柯蒂器.由毛细胞组成

3、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当‬声波‬振动‬通过‬听骨链‬到达‬前庭窗‬膜‬时‬,如‬锤骨‬的‬运动‬方向‬是‬压‬向‬前庭窗‬膜‬的‬,就会引起‬前庭窗‬膜‬内陷‬,并将‬压力‬变化‬传给‬前庭阶‬的‬外淋巴‬,再依次‬传到‬前庭膜‬和‬蜗管‬的‬内淋巴‬,使‬基底膜‬下移‬,最后是‬鼓‬阶的‬外淋巴‬压迫‬圆窗‬膜‬向‬外‬凸起‬.

4、耳蜗的底部感受高频率声波,耳蜗的顶部感受低频率声波.

5、耳蜗‬静息电位‬:蜗管内‬的‬电位‬为‬+80mV,毛细胞内‬电位‬为‬-70mV.耳蜗静息电位‬是‬产生其他电变化‬的基础‬.

6、耳蜗微音‬器‬电位‬:当‬耳蜗‬接受‬声波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可记录‬到‬一种‬与‬声波‬的‬频率‬和‬幅度‬完全‬一致‬的电位变化‬,成为‬耳蜗‬微音器‬电位‬.

特点:没有不应期,可以总和.没有潜伏期.对缺氧和麻醉不敏感,在动物死后一定时间内仍可记录到微音器电位.

7、蜗神经动作电位‬:蜗神经‬的‬动作电位‬,是‬耳蜗‬对声音刺激‬一系列‬反应‬中‬最后出现的‬电变化‬,是耳蜗‬对‬声音刺激‬进行‬换能‬和‬编码‬作用‬的‬总和‬.

8、前庭器官由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感受细胞为毛细胞.

9、半规管壶腹部的适宜刺激是正、负角加速度运动,即旋转变速运动.

10、椭圆囊和球囊的适宜刺激是直线变速运动和头部空间位置改变.

11、前庭器官‬的‬姿势反射‬:使机体‬尽可能‬保持‬在‬原有‬的‬空间位置上‬,以‬维持一定的‬姿势‬和‬身体平衡‬.

12、前庭器官‬的‬内脏反射‬:表现为‬恶心‬,呕吐‬、眩晕‬、皮肤苍白、心率加速‬,血压下降‬等‬现象,成为‬前庭‬自主‬神经‬反应‬,也成‬晕‬动‬症‬.

13、眼震颤‬:躯体‬作‬旋转‬变速运动‬时‬,眼球‬可出现一种‬不自主‬的‬规律‬性‬往返‬运动‬,这种‬现象‬称为‬眼震颤‬.眼震颤‬主要‬是由于‬半规管‬受‬刺激‬.

14、舌尖对甜味敏感、舌两侧对酸味敏感、舌两侧前部对咸味比较敏感、软腭和舌根对苦味敏感.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