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清明上坟歇后语(清明上坟扫墓应说什么)

导语:农村顺口溜:“清明上坟讲究多,扫墓之后三要做”,都有啥讲究?

清明扫墓祭祖活动,在民间有诸多讲究,有些讲究代代相传,已约定成俗。比如说在扫墓活动中,要穿着素净,庄严肃穆,以示对先人们的尊敬,缅怀先祖,不能忘本,以更好的面目告乃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虽然有些讲究有迷信的成分,比如说避讳在扫墓祭祖活动中,女人、孕妇、幼童等人不宜扫墓、不宜嬉闹、不宜带桃枝等物件、不能手机拍照等。在百善孝为先的理念下,这些讲究也体现出后人对先人们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求得一个精神慰藉,毕竟,这也是一种精神信仰。

那么,农村顺口溜:“清明上坟讲究多,扫墓之后三要做”,都有哪三样事要做?有啥讲究?

一、扫完墓要直接回家:在农村白事上,虽然各地风俗有所不同,但是,都会有诸多讲究。好比说在农村参加完葬礼,不能去别人家串门。老传统讲究“戴孝之身”的人,去别人家会带去晦气,不吉利。这虽然是封建迷信,但是,为了避免有这方面忌讳的老人心情不悦,了解这方面风俗的人,通常不会做犯忌的事。清明扫墓祭祖后,民间就有不少地方讲究尽量不串门,以免引起有避讳心理的人不高兴。当然了,这类讲究根本没有啥科学依据,现在年轻人多不在乎,这讲究现实更多的意义,就是不要影响别人的心情,更好的维护邻里关系和谐相处。

二、回家要换衣服:清明节扫墓祭祖活动,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追思、缅怀先人,难免会心情沉重。要不有诗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以季节性的纷纷春雨,来形容路人扫墓祭祖的哀思之情。那么,回家以后,就要换掉衣服,换一种好心情带给家人。毕竟,逝者已逝,生活还要继续。如果按照民间不科学的说法,扫墓祭祖穿过的衣服晦气重,需要弹弹晦气,晾晒以后再穿,要不然不吉利。当然了,不在乎也没啥,主要是扫墓以后不要沉醉在“欲断魂”中,要转换一份好心情,不要死气沉沉的影响家人们的心情。

三、回家要跨火盆,或者门口撒上草木灰,又或者放一个“拦门杠”:在民间,很多地方有新年跨火盆去晦气的民俗,我小时候穿开裆裤的时候,在长辈的唆使下也做过。在清明节扫墓祭祖活动后,我们当地讲究,如果家里有小孩,就需要在家门口撒上一道草木灰,现在演变成放一根棍子,俗称拦门杠,用来阻隔不干净的东西被扫墓的人回家,以免惊吓到家里的孩子。这种民俗明显有封建迷信思想,毕竟,有些不科学的东西代代相传,特别在民间有些老人从小耳熏目染迷信讲究,信以为真可以辟邪才这么做,实则是求得一个心里安慰罢了。

从这句顺口溜:“清明上坟讲究多,祭扫之后三要做”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有不少迷信成分,但是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就是在扫墓祭祖活动后,一不要影响到别人心情;二,不要影响家人心情;三,求得一个自我心里安慰。那么,你如何看待这民俗讲究呢?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