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荆州为何重要(荆州为什么是必争之地)

导语:荆州市为什么要经历“荆沙市”的过渡才正名荆州市?

一晃撤销荆州地区与沙市市合并设立新的城市已经28年了。1994年被称为“大荆州”的荆州地区行政公署和江汉平原上耀眼的明星城市沙市市结束了她们的历史使命而消失了,由此诞生了让人生产希望无比的新城市—荆州市。

荆州,曾被称为“大荆州”,名副其实,一点不为过。荆州建国时期设置为荆州专区专员公署(后简称为荆州专区),1970年按全国统一部署将专区专员公署改名为地区行政公署。荆州专区(后荆州地区)管辖12个县1个市,北至襄阳,东达孝感,西抵宜昌,南连湖南。其面积、其人口、其农业与经济占位几乎是湖北省的三分之一,堪称“大荆州”一点不为过吧。

沙市,曾几何时,拥有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著名的轻纺工业城市、江汉平原灿烂的明星城市等多顶桂冠。是湖北省除武汉外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最早的省辖市、最大的省内市、经济实力最强的省管市。

按说,荆州沙市撤地并市,两强相合,会形成一个庞然大物。其实不然,由于撤销荆州地区时将荆门县、天门县、沔阳县、潜江县四个大县撇出去了。不仅如此,两年后又将钟祥、京山两县划出去(沙洋以前只是荆门县的一个区,随着荆门脱离荆州而自然地脱离了)。原本所辖12个县的大荆州,划走了6个,且其中含有几个大县,几乎划走了二分之一偏多。还能称谓“大荆州”吗?自然是不能的了,从那时起大荆州不复存在了。

荆州历史悠久,地位独特,不仅三国时期盛名,曾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楚国的首府,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如此重要的地方、如此盛名的地名,无论是分是合,如何变迁,在地名的演变中自然不会消亡。相信荆州这个名字,其永恒堪比海枯石烂。沙市,从历史辉煌到自身的体量,这个名字同样应该永存。无奈,她比邻大荆州,发光受限,论资排辈难与大荆州媲美,新市名问世自然轮不到她。

由此,新市名理应叫“荆州市”,必须雷打不动。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新市名问世,叫“荆沙市”,既不是理应叫的“荆州市”,也不是在大哥面前只能委屈的沙市市。

追溯缘由,主要有二。

一是由人的思维惯性造成的。之前国内两地合并习惯用两地名各取一字合成新的地名,如“大连”等地。荆州合并时,人的思维因为惯性没有改变过往的模式,只考虑到用原有的两地名各取一字组成新市名,忽视了“荆州”历史地位的特殊性与不应消失的重要性。

二是由当时荆州沙市两地人的地域观念较强形成的。比邻之中,概念的界线分明,两地合并时原封不动保留其中一方的名字而让另一方消亡,则让另一方的人一时无法接受,容易造成一方吞并另一方的错觉。合并28年了,仍然有人把荆州沙市看成两地,一个是城里,一个是市里,足以说明。

还好,荆州地名的消亡,马上让人意识到其中的不妥,再“荆沙市”让人陌生,一时接受不了,似乎有不适之感,原本应有的荆州市才得以应运而生。

因此,原本应有的“荆州市”地名失而复生。免不了要走一段弯路,两地合并即用“荆州市”必定行不通。好事多谋,两年的“荆沙市”或许在所难免,有了这个过渡才是最佳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曲创作整理编辑!